Chrome pk Android 既生瑜何生亮


  谷歌搞了两个操作系统:Android和Chrome他们两个之间会竞争吗?既生瑜何生亮?!

   Android主要用于支持应用模式而Chrome则用于支持Web应用应用模式。应用和Web应用的差别是前者应用程序运行的用户的终端(手机/Pad)而后者应用程序运行在Web网站上。

  苹果iPhone开创了应用模式并大获成功。应用商店拥有40万个程序,下载次数超过100亿次。但苹果采用了服务于小众的封闭的模式。谷歌的Android OS采用开放政策,借苹果应用成功的东风又弥补苹果不开放的缺点,结果获得众多手机厂商的支持和消费者的欢迎,下载量已经超过40亿次直追iPhone。

  对于谷歌而言Android的成功是出乎意料的,其开发步伐甚至有些赶不上市场需求的变化。2011年谷歌I/O大会发布Android3.1满足了Pad的需求。宣布在GoogleTV中增加Android以支持应用,凸显其重要性。2011年还将推出Android OS冰激凌三明治统一支持手机、Pad和网络电视等各种终端,并且将继续保持开源政策。对于谷歌而言Android OS是其重要的一手。

  然而谷歌还有另外一手。以搜索起家的谷歌深知Web的重要性。正是WWW网造就了今天开放平等繁荣的互联网。Web应用在保持应用模式优点的同时继承了Web的平等开放的精神,而今天应用模式中,终端或操作系统厂商捆绑用户形成的垄断背离了互联网开放平等的精神。谷歌发展Chorme 浏览器和Chorme OS就是为了发展推进Web应用。很难说谷歌推动Web应用就是为了维护互联网的开放平等精神,因为谷歌今天已经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垄断。今后可能会出现应用和Web应用并存的局面,两手准备比一手强。这就是谷歌同时发展Android OS和Chrome OS的原因。

  谷歌发展基于HTML5的Chrome浏览器具有支持各种应用的能力。应用程序开发者针对Chrome浏览器发展Web应用程序,用户终端不论使用何种操作系统只要安装Chrome浏览器都可以运行该应用。这样开发者只要针对Chrome开放一种Web应用程序, 就可以用于使用不同操作系统的手机,大大降低了开发工作量。从2008年以来Chrome性能的巨大改进“从根本上改变了你能够在web上构建的应用程序类型”。现在JavaScript不再是瓶颈,目前的焦点是绘图性能和GPU加速。后者改善了CSS和Canvas 2D的性能,这对游戏和动画非常重要。GPU加速可以带来10倍的性能提高,而通过使用WebGL可以获得额外10倍的性能提高,综合两种方法可以实现100倍的飞跃。而使用TinkerCad服务可以在浏览器内提供3D设计。现在采用WebGL编写的游戏比6个月之前速度提高100倍。Web商店已经支持全球41种语言访问。AngryBirds的Web版采用WebGL构建,同时也依赖canvas。凭借硬件加速技术,用户可以获得高清版本,同时也支持老平台。该应用也使用浏览器的本地存储(App Cache),因此用户可以在离线状态下完成整个游戏。该Web版本也使用GWT工具包,并托管在Google App Engine平台上。

如果Chrome浏览器可以运行在现有的各种操作系统上,从而运行Web应用,那么为什么还要发展Chrome OS呢?

  Web应用程序运行在Web网站上,在网络侧特别适合于采用云计算的服务模式。而现有的操作系统程序运行在本机上,很复杂也带来不少问题并不适应云计算的使用要求。发展云计算操作系统的需求已经提上日程。Chrome OS就是一种云计算操作系统。Chrome OS试图改变目前笔记本电脑的一些“陈旧元素”如BIOS、硬件检测、内核、防病毒软件等。采用Chrome OS的Chromebook开机时间只有8秒即时接入网络。应用和数据存储在网络上,用户不必携带自己的电脑,在任意时间地点用另外一台Chromebook能够访问存储到云中的数据同样可以工作。有安全性保证—所有数据都被加密,而且还有Chrome的沙盒技术。用户不再需要打补丁、杀毒、查木马。目前正在开发使Gmail、Google Docs和Calendar能够离线工作的功能。

  一件很有意思的事,目前Chrome浏览器支持iOS, Windows和Linux就是不支持Android。这可能是谷歌的一个策略,防止Android冲击Chrome OS。

  Chromebooks被称为Netbook而不是Notebook,他需要联网运行,在网络侧需要有云计算平台支持,这就产生了一个服务收费问题。谷歌推出了企业服务计划,向企业中每个用户每月收费28美元,包括电脑租赁费和服务费。这个价格相对于目前企业购买电脑和软件及服务器等的费用是有挑战力的。如果这个包月进一步与上网费用包月将更有吸引力。当然这就牵掣到与电信运营商的合作问题,对于电信运营商而言这可能是一个新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