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汽车行业优秀文章


20115月汽车行业优秀文章

编辑:汽车自修室

由《汽车自修室》从成千上万篇行业文章中,精挑细选而出。希望它们能成为我们汽车行业的精神大餐。

 

锦湖轮胎\质量\召回

1.       锦湖轮胎翻供很"给力",垂死挣扎玩“道德”》汪上    30万条轮胎的召回,一个月下来召回了3.4万条,刚刚超过10%。按照这个速度下去,至少要到明年才能召回完毕。可是李董事长说,如果进展顺利,3个月后就能召回完,锦湖天津工厂的3C认证就能拿回来了。审核的标准就是召回完毕?这是哪个国家的3C认证?

2.       锦湖绑架整车制造商 召回事件双方都难辞其咎21世纪经济报道  付辉    作为一家跨国制造商,锦湖轮胎在南京、天津、长春等地建立了工厂,这会给当地带来数额不菲的税收与就业。在中国,这是最大免死金牌。行业监管者以利益为重的管理方式,注定了锦湖轮胎丑闻最后只能是一起葫芦案。一位高管的亲戚可以发起一场震动中国汽车市场的召回,而以万为单位的配备锦湖轮胎的汽车消费者,以及他们被代表的权益,成了这起丑闻中最大的陪衬。

3.       锦湖轮胎“翻供”,召回事件已然开始变味》付辉    在李汉燮此番表态之前,经历了复杂的谈判过程,否则李汉燮与锦湖轮胎断然不敢翻供。需要说明的前提条件是,这一过程与所谓的证据无关。在目下的中国,证据是不存在的。或者说,证据仅仅是利益的外包装。

4.       锦湖背后的手 早已谋划的商业阴谋21世纪经济报道  付辉    包括央视在内的媒体都以维权的名义质疑锦湖轮胎。既然如此,他们却在事情有了极大进展的时候选择了退出。为什么没有继续为消费者维权,对召回事件本身以及消费者在轮胎召回过程中的角色进行全面的解读?如果这就是所谓的正义,那么这样的正义可以没有。在被商业利益驱使的环境中,正义即是商业利益。

5.       搞三包比当老大更重要》张炤虎  世界汽车霸主这个称号就像一只美丽的古董花瓶,在全球化合作的背景之下,一家企业要想当汽车霸主不仅没有多少机会,即使当上了也非常脆弱,你越想得到它,你从中受到的伤害就越大,弄不好立时粉身碎骨。这样看来,当老大的事完全可以缓议了,如何适应汽车三包新法规的要求,保障新车质量,完善服务流程,提高售后服务满意度,这才是汽车企业的首要任务。

6.       中国汽车的“标准”之痛 安全标准漏洞太大》汽车公社  韦波    判定一款车质量高低的依据是该国的汽车制造标准,中国生产的很多车型如果放到欧洲去卖,质量肯定是无法过关的;但是在中国,却能“符合相关汽车制造标准”——这就是中国汽车的“标准”之痛。

7.       《召回不是"老虎",不必见之皆举棍》汪上    召回的一定有问题,不召回不一定没有问题。

8.       第一大汽车市场尊严何在?》苏利川    如果没有进一步的信息披露,事关锦湖轮胎召回的事态发展可能就已到此为止。犹如存在一条预先设计好的轨道把控着新闻事件的发展走向,消费者依然满腹狐疑,而媒体们早已去忙乎别的去了……

公路收费

9.       政府代表公共利益 应从路桥利益中抽身》京华时报  张铁    政府要成为公共利益的代表,必须从路桥利益中抽身而出。

10.    何堪如此重负 一公里公路4人管养路还是养人》何啸    纵然就是6个收费站,按照403人计算,如果平均,每个收费站也有67人,怎么挤也容不下。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此公司下设9个职能部门,什么办公室、政工科、劳动人事科等等,中层干部最少在45人以上,比行政机关还齐全。45人之多管6个收费站,平均近8个人管一个,不知管了些什么?再说下属收费站也不是纯收费员,也有站长、副站长、办公室人员、司机等一大帮人,综合算起来,吃闲饭的比干实事的还多。

11.    收费公路上搞公交优先 私车权益谁来保护》京华时报  乔子鲲    在收费路上搞公交优先,实质就是因公共利益的需要,对车主合法权益的一种征用。作为一种权益的被迫让渡,谁来赎买这个权益,对付费车主如何补偿,就很让付费车主们关切。

12.    高速公路收费下调的六大必要性》丹东晓程    网友戏称,我国车主开着全世界最贵的车,缴着全世界最多的税费,烧着全世界最贵的油,行驶在全世界最堵的路上,缴着全世界最多的买路钱……

13.    高速公路正在沦为利益集团暴利工具》丹东晓程    种种迹象和媒体披露的大量事实表明,中国高速公路乱象丛生,痼疾严重。主要痼疾三大类:违法、混乱、霸道。

14.    超载是司机为高昂过路费和油价所迫》人民网萧然    有媒体做过一次体验式采访,记者随机跟一辆物流大货车从成都到北京,结果发现,车主辛辛苦苦跑了37小时,不仅没有赚钱反而赔了钱。据记者给车主算账,这趟活拉了25吨家具(车辆荷载30吨,因此未超载),收运费10200元。行程当中花去油费6100元,交过路费4972元,被罚款500元,不包含司机吃喝住宿等费用,硬成本支出就11572元,净亏1372元。其中过路费已经占到总成本的将近一半。

新能源

15.    电动汽车商业模式尘埃落定》车宇哲    南方电网依托传统汽油车势力代表的中石油、中石化以及中海油的数万个加油站,坚持充电模式,在他们看来,这是为了降低电动车在渠道终端建设上的成本。但对国家电网来说,他们认为在变电站附近建充换电站可避免对配电网造成大的冲击,同时在土地资源紧张或电网难以扩建改造的城市中心区,可依托近郊区的变电站建设电池集中充电站。这就很好地解决了土地资源和配电网的两大瓶颈问题。

16.    电动车主导权之争:科技部PK工信部/发改委》南方日报  郭小戈 实习生 朱婷

17.    新能源零部件企业设股比是一个倒退》赵奕    近日,业界消息透露,科技部出台的电动车“十二五”规划已经开始进入了实施阶段,首批7.8亿资金已经到位,未来5年将主要突破电池、电机、电控系统等关键技术,实现到2015年电池生产成本降至现在的一半,电动车保有量达到100万辆。然而,科技部出台的电动车规划与之前遭媒体曝光、由工信部、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制定的《规划》的征求意见稿相比,两者在某些领域的路径选择上大不相同。

18.    节能补贴不应退市,美国16岁少年值得学习》汪上    美国16岁少年亚历克.罗尔兹(Alec Loorz)对美国政府提起诉讼的新闻引起了国内的广泛关注。他起诉美国政府的原因,是认为美国政府多年来在气候变化问题上毫无建树,做出的某些决策让他们这一代人居住在一个健康安全的地球上的权利受到了威胁。

19.    再颁“特色政策”,“零部件设股比”无助于弯道超车Alysha    中国一直说要在新能源车领域弯道超车。如果中国汽车公司在新能源汽车技术方面真如平时宣传的那样强,那中国政府最近就不会又出台一项新政策草案,似乎试图要求外国汽车公司将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与中方的合作伙伴共享。因此可以知道,中国车企其实还是缺少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的。但中国政府的这种政策最终也难让中国公司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世爵合资合作纷争

20.    萨博闪电牵手庞大汽贸 北汽当“红娘”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范文清

21.    九天九夜:萨博闪电合资华泰的背后故事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范文清

22.    萨博华泰闪离的背后 俄进中退? 》张少华

23.    世爵快要崩溃我们何必自跳火坑》贾新光

油价

24.    为了油价 我们一驳再驳》叶檀    如果中石油、中石化只有炼油业务,公众必须倾听他们的抱怨,如果中石油、中石化的业务覆盖了全产业链,请两桶油把盈亏说全了,再抱怨。

25.    油箱的秘密》贾新光    日前,安徽宿州中石化一加油站给油箱额定容积为35升的奇瑞QQ3加油后,小票竟然显示他加了44.79升的油。中石化安徽分公司负责人称,由于汽车油箱标明的额定容积指的是安全容积,实际容积应高于安全容积,因此该顾客的质疑是一场误会。

酒驾入刑

26.    处罚升级 “醉驾入刑”之后执法程序有待规范》新京报作者:杨华云

27.    假如给高晓松网开一面》王灿彬    记者也很喜欢《同桌的你》这首歌,假如因此免于处罚,估计网友创作的《酒驾的你》会比前者更有名-“明天你是否会想起,昨天你喝的生啤,明天你是否还惦记,撞坏的英菲尼迪;粉丝们都已想不起,痛斥药家鑫的你,我也是偶然看新闻,才发现被拘的你。

警车贴条

28.    法律面前要平等 警车被"贴条"希望不是作秀》李艳红  在北京中关村海淀派出所门口,十余辆警车违法停车被贴罚单,消息一经发出便引来无数网民和媒体的关注。海淀交通支队表示,对警车违法会一视同仁,不会因为车辆的特殊身份而区别对待。

 

29.    贴张罚单,真能罚到警车吗?》傅雪峰    难的不是技术手段,真正难的是警察同志们要有一个基本概念:警车和“O不执行紧急警务的时候,就不是特权车,这时候,当以社会车辆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有的地方、有的交警同志已经行动起来,对警车交通违法不留情面,相信这些贴罚单的动作并非作秀,这些地方想必已经想到了把警车管起来的办法。诚如此,何不赶快向全国推广呢?

其它:

30.    北京巨额停车费调查:层层转包去向成谜》京华时报  记者邓杭 赵鹏 周宇    记者测算,按照之前每个车位上缴3.6/天的占道费标准(不计少数于201041日涨价后征收35/车位/天占道费的停车位),仅东城、西城临时占道停车位一年的占道费收入就有约2100万。如果按照今年41日调价后的35/车位/天的占道费标准,这将是一笔超过亿元的巨款。

31.    "不成文规定下"中国汽车市场品牌泛滥Andy  A. S.  Conn LLC总裁    在中国市场,为什么这些跨国大品牌不能直接在现有的品牌下推出更为廉价的车型?而非要去搞一个新品牌出来?现在普遍被认可的一种看法是这些大品牌创造出自主品牌后,如果哪天旗下的自主品牌出了事情,对本身有的跨国品牌不会带来直接的损伤。而如果所创立的自主品牌表现优秀的话,在中国的管理层也可以从中邀功

32.    上海出租小“恩惠” 表面文章大于实际意义》刘春晓    看看近年来的几次出租车罢运事件,理应给相关管理部门提个醒了,但是结果一般都是不了了之。出租行业的调整需要的是大手术,而不是边边角角的小打小闹,让罢运和加价远离消费者,光靠小恩惠仍远远不足。

33.    让"车改"走味 是阻挠公车改革最损的一招》程远  公车改革17年之所以停留在“纸上谈兵”,原因在于“车改”触及到当权者多年的既得利益,他们从内心是不赞成的,这些“受损人群”不仅面大,而且都是大权在握。更为恶劣,就是把“车改”变成又一次捞取私利的机会,他们把给自己的补贴标准制定得高高的,通过车改得到的好处比不改多得多,老百姓感到这种走味的“车改”还不如不改,车改自然就流产了,像最近被媒体曝光的安徽省电力公司就是如此。

34.    中国汽车业:光亮里的斑驳》钟师  从品牌势力划分版图上来看,中国乘用车市场早已沦为外来品牌的半殖民地

35.    国汽车误读日本地震 其中掩盖了什么秘密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付辉    值得关注的是中国整车制造商的态度。他们在日本大地震后,采用了掩盖的方式消除事件影响,不承认地震对他们在中国本土的生产产生影响,或者人为地削弱这种自然灾难带来的冲击。与跨国汽车制造商相比,中国的整车制造商表现得相当不诚实。

36.    北汽股份副总张欣辞职: 空降兵的宿命?21世纪经济报道  俞凌琳    张欣辞职主要原因是:北汽股改成立股份公司后,职务和管理权限出现调整。北汽资金不足,自主品牌战略推进缓慢,对前景感到迷茫。正在积极谋求上市的北汽集团目前正处于困难期,面对这种形势,作为职业经理人空降北汽的张欣最终选择离开。

37.    女汽车公关:每天都得奋战的折翼变形金刚》汽车公社  俊锋    公关,这是一个解释起来很尴尬的职业。汽车女公关光鲜亮丽的外表下其实就是个不折不扣的体力劳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