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平伯致康生信札


俞平伯致康生信札
  
  贺宏亮
  
  北京德宝2010年秋季拍卖会上,有一件《俞平伯致康生信札》,后附俞平伯录呈康生吟教的诗稿一纸。
  信札如下:
  “康生先生左右:一昨奉谒,得从容聆 教,不胜欣慰。脂评本后记颇冗长,荷 披览指正,幸甚。恐不免费时间耳。近有关于京市故迹小考据文(光明剪报)及小诗一章,均随函附呈。诗多狂言,聊尘 吟几博一笑。西厢记送别原本,音词并茂,续以俚词,深愧不称。惟录音。如制片广播,似可作为治文艺者欣赏之一助。亦盼得便略为 嘘植也。匆布敬候
  起居不一
   俞平伯启 七月七日”
  


  此信所附呈康生吟教的诗稿如下:
  今岁壬寅,距曹雪芹之卒二百年矣,悼之以诗
  艳传外史续红楼(高兰墅自号红楼外史),
  半记风流得似不(石头记原本今存八十回故云半记)。
  脂砚芹溪难并论,
  蔡书王索更胡诌。
  商谜客自争先著(著读如猜著之著),
  弹驳人皆愿后休。
  怅望西山埋玉骨,
  漫将尊酒为君酬(传曹氏葬于西郊,顷北京市访求未获)。
  一九六二年七月录呈 康生先生吟教
   平伯未是草
  下钤“平伯所作”朱文印。
  


  我略作申述如下:
  一、 检读孙玉蓉编著《俞平伯年谱(1900-1990)》(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年10月版),1962年6月6日,“作吊曹雪芹诗二首,题目为《曹雪芹卒于乾隆壬午,距今岁壬寅二百年矣。梦中得句,遂吊之以诗,盖呓语耳》。十天后,将此诗第一首书赠何其芳。收入《寒涧诗存》”(页329)。1962年7月1日后即是7月18日(页329)。7月31日有“午前,康生来访”,8月1日有“下午,写致康生信,由作协发”。(页330)德宝拍卖此信,可补《年谱》1962年7月7日记载之缺。
  二、 1952年俞平伯出版了《〈红楼梦〉研究》, 1954年引发了一场大批判运动。而几经周折,经俞氏校勘的《红楼梦》于1963年发行。德宝此信写于1962年,有“脂评本后记颇冗长,荷 披览指正,幸甚。恐不免费时间耳”等句,似是俞氏为书籍出版寻求康生这种有大力者帮助的证据。
   在2003年7月的嘉德公司古籍拍卖专场上,俞平伯所藏《红楼梦》“程甲本”被拍卖,上面赫然有“平伯经眼”、“康生”等钤印。一般的说法是,“文革”中,“红学家”俞平伯所藏《红楼梦》程甲本被康生“夺去”。而文革后,此书发还,俞氏已87岁,重读此书百感交集,他作了一篇题记云:“红楼梦最初只有抄本八十回,后有四十回。清乾隆时,程伟元始以活字排印,其第一次,今称‘程甲’,为是书最早的刊本。是为程甲残本,凡六册,存首三十回,原有周氏家藏印,不知何人。于五十年代余治红楼梦,西谛兄惠赠,后钤衡芯馆图记,及丙午家难,并书而失之,遂展转入他人之手,余初不知也。今其图记尚在,越二十载而发还,开卷怅然。爰属孙女华栋为钤新印以志经过,并留他年忆念之资云。乙丑夏四月信天翁识於京都,时年八十有七。”
   不过,这六册善本,到底是被康生如何获得?是被抄家夺走,还是俞氏主动借给康生“参考”后康生钤印未还,我觉得还真不好贸然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