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买观点
一、市场短期有望企稳
上周沪深两市继续下探,周4收盘跌破2900点,创下最近一个月来的新低。周5在电力、钢铁、水泥、有色板块的带领下,再度站上2900点。上周的下跌主要受到三方面不利因素的影响:一是上周大规模的集中解禁对短期市场形成较大的供给冲击;二是房价又见上涨势头,政府对房地产市场再出调控政策的预期增强;三是“五一”临近,A股市场“节前综合症”再现,跨月资金面紧张对市场的调整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对于本周市场的走势,我们认为市场在经过连续两周的调整后,市场短期有望企稳。首先,以银行为代表的指数权重股的估值当前仍处于历史低位,而各大银行的一季报显示同比业绩有较高的增长,而且加息引起的息差扩大对业绩的正贡献将在未来逐渐显现,外加当前以公募基金为首的机构投资者对金融、采掘等板块仍处于低配状态,这在一定程度上封杀了指数进一步下跌的空间。其次,中小市值个股在经过近期的大幅杀跌之后,估值已有所下降,投资价值逐渐显现,部分确有业绩支撑的而估值并不高的上市公司在此轮下跌中也被市场错杀,未来有望得到修复。最后,“五一”假期过后,市场资金面将逐渐回暖,货币市场资金价格逐渐回落也对市场也具有一定的支撑作用。但是,我们需要警惕的是当前指数权重股中有色金属板块的估值已经较高,这主要是受美元超发、国际金属价格不断上涨影响,未来若美联储收紧货币、美元走强,那么可能成为冲击有色板块估值的催化剂,从而影响市场的走势。
总体来看,短期市场在经历了前期的大幅调整后有望企稳,但大幅上涨的可能性也不大。市场不缺个股和板块的结构性机会,投资者在对一些风险因素保持警惕的同时不宜过分悲观,基金投资者仍可继续持基。
二、偏股型基金的选择
关于偏股型基金的选择,我们建议投资者采取“核心+卫星”的投基策略:对于“核心”基金,重点从基金经理的角度出发,选择一些投资理念明确、投资逻辑清晰、投资经历丰富,对行业和个股有较深理解的基金经理。“核心”基金需要投资者有足够的耐心长期持有,分享未来经济发展带来的资本市场的收益。对于“卫星”基金,可以从基金近期的行业和大小盘配置出发结合当前对市场走势的判断进行选择。重点关注低仓位配置金融、采掘等大盘股比较较高的基金。此外,从公司层面看,投研人员的稳定性也是重点考虑的一个因素。
三、债券型、指数型、封闭式、QDII基金的选择
上周,债券市场继续小幅上涨。从国债和企业债的收益率曲线来看,上周与前一周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截止上周5,银行间市场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为3.87%,比前一周下降3个基点。从一些数据可以看到,4月份的食品价格有所回落,蔬菜价格环比大幅下降,并且3月份的CPI环比出现下降,而输入性通胀的传导仍需时日,4月份的通胀可能阶段性回落。并且随着“月末效应”和“节日效应”的逐渐消失,货币市场资金面有望回暖,债市仍有望继续保持震荡向上的走势。对于债券型基金的选择,从中长期来看,由于债基的业绩延续性较股基更强,投资者可配置历史业绩较好的一些债基。此外,由于当前企业债和国债的利差处于历史高位,未来有利差缩窄的趋势,企业债的表现会相对更好,投资者可关注配置企业债比例较高的债基。当前市场上部分结构型基金的优先份额(国泰估值(点评)优先、同庆A)的年化到期收益率仍处于6%左右,投资者也可适当关注。
上周,指数型基金大幅下跌,跟踪大盘指数的基金表现相对较好。基于对中期市场格局的判断,我们仍维持前期的观点:在指数权重股有业绩支撑、估值较低,并且基金低配大盘股而调仓换股进行时的背景下,建议关注以沪深300、中证100等大盘权重股为跟踪标的的指数型基金。
上周,26只封闭式基金净值平均下跌2.95%,价格平均下跌1.38%,整体折价率为6.77%,再次显著缩小。上周基金科瑞(点评)、基金金泰(点评)、基金金鑫(点评)、基金汉盛(点评)、基金汉兴(点评)分红。至4月30日,一年一度的封闭式基金分红结束,短期来看,封闭式基金折价率面临向下修正的风险,对于封闭式基金的投·资,短期内仍可观望,对于持有至到期的投资者,首要考察基金公司层面及基金经理层面。
上周五,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收于12810.54点,涨幅0.37%;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收于2873.54点,涨幅0.04%;标准普尔500指数收于1363.61点,涨幅0.23%。27日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在政策声明后,美联储主席伯南克随后如开了首次新闻发布会,会上宣读了委员会的经济预测并回答了记者的提问。有几点值得关注,其一,委员会决定在6 月底如期结束定量放松II,但未来较长时期将不会加息;其二,委员会上调了总体和核心PCE 通胀预测。我们暂时仍维持持有主投欧美市场QDII的看法。
市场回顾
一、基础市场
上周截止周五收盘,上证综指收于2911.51点,周跌幅为3.29%,深证成分指数收于12312.99点,全周下跌3.11%。从规模指数看,上周中证100指数下跌2.24%,中证500指数下跌6.36%,大盘股表现强于小盘股。从行业来看,以申万一级行业分类,上周23个申万一级行业指数全部下跌,其中,食品饮料、金融服务、公用事业跌幅较小,周跌幅分别为1.00%、1.42%、2.59%;餐饮旅游、黑色金属、电子元器件位于跌幅的前列,全周跌幅分别为9.03%、8.23%、7.61%。
债券市场,中信标普全债指数全周上涨0.03%。可转债中除了标的正股为银行和电力的转债表现抗跌,其余跌幅较大,16只可转债价格平均下跌0.71%。货币市场利率先升后降,周5银行间7天回购利率回落至3%以下。
上周欧美成熟市场表现较好,新兴市场较弱。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上涨2.44%,标准普尔500指数上涨1.96%,恒生指数下跌1.73%,东京日经225指数上涨1.73%;韩国综合指数下跌0.25%,印度孟买指数下跌2.40%。
上周各类指数表现 |
||
指数名称 |
收盘指数 |
涨跌幅(%) |
上证综合指数 |
2911.51 |
-3.29 |
沪深300 |
3192.72 |
-3.25 |
深证成份指数 |
12312.99 |
-3.11 |
上证基金指数 |
4668.43 |
-2.07 |
深证基金指数 |
5802.86 |
-1.26 |
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 |
12810.54 |
2.44 |
标准普尔500指数 |
1363.61 |
1.96 |
德国DAX指数 |
7514.46 |
3.00 |
法国巴黎CAC40指数 |
4106.92 |
2.11 |
伦敦金融时报100指数 |
6069.90 |
0.86 |
俄罗斯RTS指数 |
2026.94 |
-1.08 |
东京日经225指数 |
9849.74 |
1.73 |
恒生指数 |
23720.81 |
-1.73 |
韩国综合指数 |
2192.36 |
-0.25 |
印度孟买Sensex30指数 |
19132.29 |
-2.40 |
中信标普全债指数 |
1259.01 |
0.03 |
中债国债全价指数 |
114.87 |
0.15 |
中债企业债全价指数 |
96.09 |
-0.01 |
上周申万一级行业涨跌幅
二、基金市场
上周市场继续下探,全周5个交易日中仅在最后一个交易日有所反弹,个股出现普跌的格局,沪深两市2153只个股中仅有154只个股上涨。投资于国内A股市场的偏股型基金整体跌幅基本与上证指数相当。主动管理的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全周净值平均下跌分别为3.58%和3.16%,开放式指数型基金的平均净值跌幅为2.99%。海外市场表现较好,QDII基金跌幅相对较小,平均净值全周下跌0.93%。债券型基金受到新股破发以及配置的权益类资产下跌拖累,平均净值也出现下跌,跌幅为0.54%。货币型基金一枝独秀,全周净值小幅上涨0.05%。
上周各类基金平均涨跌幅
上周几乎全部的偏股型基金净值出现下跌,60%左右的基金净值跌幅超过上证指数。个基净值涨跌的分化程度较前一周进一步扩大,所有股票型基金净值涨跌幅的标准差为1.07%。银华抗通胀主题(点评)、东方策略成长(点评)、工银瑞信红利居于股票型基金业绩的前三,净值涨跌幅分别为0.10%、-0.94%、-1.01%,泰达宏利风险预算、银河收益(点评)、国投瑞银融化债券的业绩位于混合型基金中的前三甲,净值涨跌幅分别为0.33%、-0.22%、-0.49%。
上周指数型基金无一取得正收益,其中跟踪沪深300、上证50等大盘指数的相关基金业绩较好。华宝兴业上证180(点评)价值ETF、国投瑞银沪深300金融、华夏上证50ETF(点评)表现抗跌,全周净值跌幅为1.35%、1.47%、1.73%。
QDII基金的前5名均实现了正收益,投资欧美成熟市场的QDII表现较好。国泰纳斯达克100、鹏华环球发现(点评)、工银瑞信全球精选位于净值涨幅的前三位。
上周,债市继续上涨,但受股市调整的拖累,债券型基金中仅有小部分实现了正收益。中银稳健增利、博时信用债券A、长信中短债(点评)A位于周业绩前三位,周净值涨幅分别为0.18%、0.10%、0.09%。上周货币型基金的平均年化回报率为2.28%,与前一周基本持平。
焦点点评
一、4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2.9%
中国物流与采购网5月1日消息,2011年4月份,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2.9%,环比回落0.5个百分点。从各分项指数来看,整体呈小幅回落态势。同上月相比,从业人员指数持平,原材料库存指数、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略有上升,其余各指数均不同程度回落,其中新订单指数、新出口订单指数、进口指数、购进价格指数回落较明显,回落幅度超过1个百分点。
点评:本月PMI指数经过上月短暂回升后,再次延续回落势头,显示出伴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增长处在适度回调过程之中。购进价格指数回落明显或与近期人民币连续升值有关,这对抑制输入性通胀有一定的正面作用。
二、结构性缺电开始蔓延2013或全国性电荒
继湖南、湖北、山西和江苏等省宣告电力供应紧张后,浙江、广东、重庆等省市也加入“电荒”大军,一度在“十一”五末被动拉响的拉闸限电再次在“十二五”开局之年重现。然而对于电荒是否会到来,国家能源局和中电联的表态都非常谨慎,一致做出总体偏紧,局部紧张的判断。
点评:当前的缺电情况是结构因素造成缺电,由于煤价的持续上涨而电价受控,火电厂由于亏损对新增装机并不积极。未来供电问题的解决依赖于煤价的回落或者电价的上调,或者是水电产能的增加。
三、俄罗斯央行年内二次加息抑通胀
俄罗斯中央银行29日将再融资利率从8%上调至8.25%。而多数经济学家预计该行将维持利率不变。俄罗斯央行还将存款利率上调0.25%至3.25%,将隔夜拍卖回购利率上调0.25%至5.5%。此利率上调将于5月3日生效。
点评:这是俄罗斯2011年第二次加息,此次加息决定是归因于持续的高通胀预期,超出了2011年通常目标。当前除了美国之外的全球主要经济体通胀压力都已开始凸显。对国内央行再次加息的预期仍将存在。
经典博文:本拉登强心针维持不了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