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升值有助于中国抗击通胀


  美国财政部(Treasury Department)对人民币汇率的最新分析报告称,中国在允许人民币升值方面取得了进步,但人民币汇率依然被低估,削弱了中国政府抗击通货膨胀的能力。虽然奥巴马(Barack Obama)政府经常直言不讳地对中国的汇率行为提出警告,但财政部上周五发布的半年度报告仍然没有把中国列入汇率操纵国。

  财政部在报告中称,中国的汇率机制削弱了其抗击通货膨胀的能力。但财政部拒绝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

  财政部称,从2010年6月中国重启汇改到2011年4月底这段时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累计升值5.1%。由于中国的通货膨胀率高于美国,经通货膨胀因素调整后的人民币升值幅度约为9%。

  报告同时指出,2011年3月中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较上年同期上升5.4%,高于中国政府制定的2011年通货膨胀目标4%。

  财政部称,允许人民币更快升值符合中国利益。如若不然,中国将面临通货膨胀加速上升、国内信贷过快膨胀、房价和股价上涨的风险。这些风险都将对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长构成威胁。

  报告称赞了中国政府提高人民币可兑换程度及减少货币刺激政策的做法。

  报告指出,2010年中国贸易顺差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从2009年的4.4%降至3.9%,不过随着全球经济复苏,这一比重可能再度升高。

  财政部称,中国的低利率政策限制了家庭收入和消费的增长。

  报告表示,汇率弹性在中国经济朝内需拉动型方向转变的过程中必须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