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分切蛋糕游戏规则说开去
高级审计师 张政斌
“分切蛋糕游戏规则”讲的是多个人分一个蛋糕,如何做到规则制定公正、切割过程公开、切块结果公平、切分权力公信?蛋糕分割均匀的关键不在由谁拿刀切割,而在于拿切刀者分割蛋糕后必须最后一个拿,只能拿大家拿剩下的最后一块。这是均分的关键所在,因为拿刀者也不会乐意最后拿一份最小的,更不甘心最后无一份蛋糕可拿!
多个人分一个蛋糕不难,推选一个拿刀切分的人也不难,难的是怎么才能让拿刀之人永久保持一颗公正之心,均匀地为其他人分割出属于他人的每一份。欲达到每一次让拿刀者都保持不多贪、不多占的平衡心态,以致让拿刀者稳步提升自己的公信力,必须借助一套公开、公正、公平、公信的游戏规则来调控、来约束,当然规则还要有对失信者给予制裁(如开除出局)的条款。
先说“切蛋糕规则”的制订。这个规则是由多个人制订,还是由一个人制订,会出现不同的价值取向。不可否认,人具有随机应变、投机取巧、为自己谋取更大利益的行为倾向,这是人本身所固有的趋利性使然的缘故。为分切蛋糕制订规则,如果由多个人共同进行,会呈现平均分配的价值取向,最后会有“由谁拿刀,谁就最后拿---大家拿剩下的最后一块”的结果。之所以大家伙能定出这样的条款,是因为大家伙中的任何一个没有谁愿意自己先动刀出了力,而后得到的却是比大家小的蛋糕;如果由一个人制订,则会呈现利己主义的价值取向,就会以“谁拿刀谁先选,而后由拿刀人给大家分配”的条款结局。之所以一个人能杜撰出这样的条款,是因为他有悄悄霸占多份甚至整个蛋糕的贪欲,有手中掌握切刀分割的权力,还期望得到自作主张不受他人监督的机会。可见,不受监督的权力不可能始终不产生腐败。
二说“切蛋糕过程”的执行。如果多个人在场,大家看着拿刀人切割,再有“拿刀人最后拿大家拿剩下的最后那份”的规则约束,这样切出的多份蛋糕,谁也用不着过多担心切块大小的过度悬殊。因为透明的权力必然孕育信服的过程,信服的过程应该长出公正的果实。
相反,若由一个人在多个人不在场的情况下,又没有“拿刀人最后拿大家拿剩下的最后那份”的规则约束,这样由拿刀人给大家最终展现在面前的多份蛋糕,既使每份大小均衡的很,有谁敢轻易相信自己眼睛瞧见的每一份蛋糕的大小和大伙没看见的拿刀人的那一份是一个相等关系?此时此刻、此情此景,有谁不会展开联想的翅膀,想象出一个个合乎情理的诸多可能结果,例如:掌握切刀的当权者如果心里没鬼,何必不当着大家的面拿走自己的那一份呢?还有,自己瞧见的属于大伙的那几份加起来与没看到的属于拿刀者的那一份是个什么关系,是相等,还是小于?不得而知。更有,自己瞧见的那几份可能就是整个蛋糕的“九牛一毛”。如果这样的想象真是事实,还真的就会验证“失去阳光的权力必然存在暗箱阴影,暗箱操作必然导致腐败”这句话的出处。
再说“切蛋糕结果”的监察。如果执行结果的监察是由拿切刀者之外的多数人执行,再配以“违法必究”惩戒机制的落实到位作保证,那么拿刀者就有可能从一开始为了自己不被开除出局,其本来就不好意思放上桌面的私欲就会因没有发挥、没有膨胀的机会而越来越收敛、越来越萎缩。事实证明,好的运作规则可以让坏人无法干成坏事,再进一步,好的制度可以使坏人变好,直至其彻底打消萌芽中的私欲或恶念!
相反,如果执行结果的监察是由一手遮天的拿刀者自己监察自己,也就是由他一个人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又自编自导地当导演,那么拿切刀者就不会担心有“秋后算账”这一说,他掌管的公权就会一天天地演变为一种无法无天的霸权,这个“霸权”一旦超级化,他的切分蛋糕的动刀技术就会越来越高超、越来越随心所欲、越来越懒得费力,直至有一天发展到不用切刀,将整个蛋糕直—接—拿—走……。唉,公共权力一旦失去监督,就会促使个人私欲膨胀,膨胀的私欲就好似脱缰的野马而肆无忌惮地狂奔,直到坠入悬崖而自灭。
历史告诉我们,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绝对的腐败招来彻底的绝望,彻底的绝望掀起彻底的革命,彻底的革命必然迎来新规则的曙光!
综上所述,欲望、权力、机会是腐败构成的三大要素,三者相辅相成,缺一都不好形成腐败事实,顶多只能走进腐败“未遂的大门”。为了阻止腐败动机变成腐败现实,那就让我们从控制腐败机会——堵塞规则漏洞开始吧!这个方法最简单、最直接、也最有效,其控制成本也最节约。试想,人吃蛋糕的欲望看不见、摸不着,且无止境,不好控制;行使切蛋糕的权力总得交给一人掌握,所有人都去拿刀切,不可能,也不现实;余下唯一能控制的只有用游戏规则去制约拿刀者分配权力的运作,监督拿刀者分配权力的实施,充分地把分配权力暴晒于“阳光”之下,放于众目睽睽的桌面之上,使权力运作找不到遮掩之物、找不到暗箱腐败的机会。如此,有谁还愿意在光天化日之下丢人现眼、成为过街老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