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出现流动性风险不奇怪


  投资者判断当前的股市,除了要看政策面和基本面外,现在还需要高度关注流动性风险。很可能这个因素会成为影响近期市场走势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上周五,沪深股市出现了一个过去很少见的现象:在股指分别只下跌0.97%和0.33%的情况下,却出现了逾60个股票跌停。而且其中相当数量的股票,是在几无征兆的情况下,被几笔不算很大的卖单直接打到跌停的位置。至于虽然没有跌停,但是也是被几笔卖单就打压得很低的股票,则为数更多了。这种状况,提示出市场在政策面和基本面风险大量释放的同时,流动性风险已经凸显了出来,而这是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

  一般来说,股市的流动性风险主要是体现在由于有效买盘不足,以至在交易过程中,卖盘难以寻找到对手,无法按当时的市场价格出货。在这种情况下,卖盘如果要完成成交的话,就只能压低价格。这次所出现的一些股票被不多的几笔抛单直接打到跌停板的情况,就是在流动性不足的情况下,场内卖盘被迫以跌停价出货的结果。显然,当流动性风险出现的时候,会明显放大股市的下跌幅度,阻碍新的买盘进场,在市场上形成恐慌气氛,并且使得投资者信心受到很大的打击。

  沪深股市素有换手率高的特点,这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是流动性比较充分。过去,只有在市场因为某个外来因素而陷入恐慌,投资者被迫离场时,才会出现个股大面积跌停的流动性风险。这几年来,应该说出现这种状况的概率并不大。那么,何以现在又出现了呢?在笔者看来,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高速度的股票发行与再融资,以及巨量的限售股解禁,导致市场上供求关系失衡,特别是中小板、创业板股票,本来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价格就偏高,现在行情不好,入市的资金有限,这就使得这些相对高估值的股票乏人问津,导致交易过程中出现“断档”现象。如果这个时候没有集中的抛盘出现,那么最多也就是交易不活跃,还不会出现大面积跌停。但是,行情的持续低迷,以及投资者心态的逐渐恶化,最后就一定会诱发不计成本的杀跌盘出现,这就使得流动性风险被放大了。

  其次,大量私募基金的发行,特别是一些私募基金在操作上偏向于集中持股,在行情下跌时,会强化流动性风险。很多私募基金是有平仓线的,一旦市值下跌到某个位置,就需要自己追加保证金,否则的话会触发强制清盘条件,在这种情况下,当私募基金看到行情变化越来越对其不利时,会不惜代价斩仓。这个时候,就往往会出现其集中持股的品种因为没有足够的接盘而只能无量下跌,最后被钉在跌停板上的现象。有人估计,上周股市大幅度下跌,对部分私募基金来说构成了较大的压力,不能排除其为了自保或者其它原因,开始压低股价出货的可能性。在这里,一直被忽视的因为私募基金所带来的流动性风险暴露得一览无遗。

  股市出现流动性风险不奇怪,但这里的教训是非常深刻的。在不考虑市场实际承受能力的情况下盲目扩容,人为地放大供求矛盾;以及在缺乏有效风险控制措施的情况下大量发展私募基金,对其可能带来的流动性风险没有相应的防范预案,恐怕都是造成近期股市跌跌不休,且个股跌幅被明显放大的重要原因。反过来说,投资者判断当前的股市,除了要看政策面和基本面外,现在还需要高度关注流动性风险。很可能这个因素会成为影响近期市场走势的一个重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