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地处深南大道中轴线东端的福田中央商务区,和其他城市的CBD一样,瘦高的写字楼正在变得越来越挤、越来越贵。在这样一个金融、外资企业聚集的楼群中,却有一家本地的制造企业买下了其中一座高档楼盘的两层空间做办公之用。
你可能与我们一样想问:一向以劳动密集、价低利薄闻名的珠三角制造企业何时具备了这样的实力?不过,这家名叫雷柏的公司的确有很多不同于传统制造企业的风格气质。
曾浩,雷柏公司创始人。15年前,他从深南大道另一端的深圳大学毕业。潮州人身上特有的经商禀赋让他在走出校门前就已经决定创业,自动化控制的专业背景则让曾浩始终持守着一个要把自己设计的产品卖给更多人的理想。
从2002年起,他带着自己的技术和设计进入键鼠(键盘和鼠标等PC周边设备产品)行业,4年后即以“无线外设”专家在OEM业内声名鹊起。在2008年,当珠三角其他制造企业受金融危机波及、订单大跌近一半之时,雷柏却依然保持高速增长。2010年,雷柏的营收结构实现反转,毛利率高达60%的国内自有品牌产品为公司贡献了近六成的收入。他们是如何做到这一切的呢?
红海突围
“我进入时,键鼠行业已经是一个红海市场。” 曾浩说。
现在回过头看,在2002年,键鼠行业和曾浩个人的发展其实恰好都到了一个转折点。
对曾浩自己来说,当时他开设的一家方案设计公司已经惨淡经营了五六年。虽然赚到了一些钱,但是总不时为自己的一些方案不能推广应用感到纠结。一个偶然的机会,曾浩尝试研发出一款无线鼠标的原型机。当时还是有线鼠标的天下,但曾浩认为无线鼠标代表着未来。因为这一设计方案得不到生产企业认可,一气之下,曾浩索性决定自己开厂生产,并不惜与当时理念不合的生意伙伴分道扬镳。
当时的键鼠行业,产品更新换代的时机也刚刚到来,即轨迹球鼠标正在迅速为光电鼠标所取代。这一巨大的市场契机面前,珠三角一下涌现出来1300多家鼠标厂家。在这个竞争惨烈的红海中,该如何生存下来?
曾浩的决定是,“只做无线键鼠,做无线专家”,要与其他那些键鼠企业区别开来。此前,全球知名的鼠标品牌罗技公司已经推出过一款无线鼠标,不过产品耗电量大、信号不稳定,价格很高。曾浩找到了解决这些问题的窍门。首先,他为鼠标添加了导电硅胶和振荡电路,并降低鼠标的工作电压,当用户的手触碰到鼠标侧部的导电硅胶时,鼠标就会自动从待机状态进入工作状态。通过这一技术,曾浩把无线光学鼠标的续航时间提高到了2个月(两节5号电池),而那时的罗技同类产品大多只能保持两周的时间。然后,针对关键的信号传输质量,曾浩巧妙做了一个架构调整,不但解决了容易受干扰的问题,而且更好地控制了生产成本。
在核心的技术方案出来后,曾浩面临的更大问题是如何把产品真正做出来。最初的一切都因陋就简。现任雷柏副总经理的李峥当时先是租了一个700平米左右的工厂,又招来几十个老乡做一线工人,花了两三万块钱买来模具。包括曾浩在内,所有人都不懂工厂流程,从采购零部件做起“边做边学”。
深圳完备的产业配套环境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像线路板等鼠标的主要零配件,他们都可以就近采购到,有的还能定制。虽然一开始曾浩的工厂更像是一个手工作坊,但在模具等细节上,总会尽量提高自己的要求,甚至不惜“给负责具体开模的师傅塞红包,让他好好做”。
后来的事实证明,曾浩的努力很快在市场上得到了回报。第一批20个产品做出来之后,他们分别放在香港和深圳的市场上去卖。因为产品体验很好,开始有经销商陆续前来订货。尤其在拿到LG(其一家授权品牌生产商)的OEM订单之后,其产量直接从每月2000多个翻升到了每月3万多个。再往后,像新加坡创新公司以及更多的欧洲订单陆续到手。曾浩不断推出更多的产品类型,并开始跑到国外抢客户,工人过千,每月的出货量60多万套。通过与国际品牌公司打交道,曾浩的工厂管理水平得以迅速提升,其在业内的口碑逐步树立起来。
“大家慢慢得出印象,我们的品质相当于罗技的80%,但价格只有它的50%。”曾浩说。事实上,曾浩的客户在国际市场上的确都是罗技的主要竞争对手。不同的是,当那些国际品牌商之间在台上打得热闹时,曾浩还需要在台下暗暗等待一个他可以亲自上台的时机。
又一次机会
2006年,曾浩终于等到了他的机会。
“任何一种产品的普及都需要两个条件,一是价格够低,二是体验够好。”曾浩说。如果从1996年曾浩最初接触到鼠标产品算起,到2006年他已经跟踪鼠标的发展近10年。虽然曾浩做无线鼠标已经5年有余,但他认为行业普及仍未来临。
直到2007年,曾浩认为“我们做出了独一无二的东西,而且成本可控,可以重新做品牌了” 国内电脑外设市场上才有了“雷柏”这个品牌
当时,主流的无线鼠标均采用27Mhz技术,曾浩虽然通过一些优化设计让产品“够用”,体验并不“够好”,尤其在国内,因为无线电干扰问题,销量很差。此时,挪威无线芯片厂商Nordic开始推广其采用2.4Ghz的IC芯片技术,该技术提供了更宽的传输频率、更远的传输距离,不但抗干扰,而且确认动作更为精准。但它的问题是,2.4Ghz技术的耗电量相对较高,相关配件价格也非常昂贵,有时甚至根本买不到。
2006年9月,曾浩从其合作伙伴、键鼠IC供应商台湾凌阳公司那里拿到一只2.4Ghz无线鼠标的工程样品,他意识到又一次升级换代的机会真正降临了。他发现,2.4Ghz无线鼠标的耗电量已经降到了当时27Mhz鼠标耗电量的30%,这一技术的周边配件价格也已经下滑到只比27Mhz相关配件高出30%左右。曾浩得出结论:只要Nordic公司的芯片能够压到1.4美元/对,他就有把握将2.4GHz无线鼠标的价格做到10美元以下。而这个价格是市面同类产品的70%,只比当时的主流27Mhz产品贵20%。
前提是Nordic愿意给他这个报价。他很快发现了事情的关键所在,即:在27Mhz技术占据主流的市场上,核心技术被台湾一家厂商掌控,Nordic公司的技术虽然好,一直缺乏市场化产品的支撑。据称,Nordic公司曾经试图找到国内一家键鼠品牌厂商开展合作,但被后者拒绝。
机会当前,曾浩决定主动出击。他逐个说服台湾凌阳、安捷伦半导体(现在的安华高)以及Nordic,希望4家公司成立一个产业联盟,共同开拓2.4GHz无线市场,前提是其他3家能够给他最优惠的价格。如果Nordic能够给出他提出的价格,他可以保证达到每季度50万套的出货量。
曾浩提出的“无线革命”愿景最终打动了三家合作伙伴。协议签订之后的4个月里,曾浩带领开发团队开发控制芯片,模具制造部门则一连赶制出了18款新鼠标和10款新键盘。
“我们要打赢整场战役,而不是拿一款产品去做尝试,所以必须提前把弹药准备充足。”曾浩说。结果是,2007年的汉诺威CeBIT展览上,当同行看到曾浩的展台时都大跌眼镜,因为2.4GHz产品已经完全取代了27Mhz,而且两者的价格差不多。如此鲜明的差别面前,当时欧洲市场90%的键鼠品牌几乎在一夜之间都换成了2.4Ghz方案。2007年3月,曾浩的2.4Ghz产品正式量产,同年4~6月,工厂出货量达50万套,后两个季度的出货量飙升至200万套。到了2008年,27Mhz产品线已经全部停掉。
在电脑外设尤其是鼠标市场上,罗技和微软一直是两个最强势的品牌,雷柏在国内能做到第三,也是不错的成绩了
再战品牌
然而,如果曾浩就此满足于在背后推动那些国际品牌的产业升级的话,那么,这个故事的标杆意义可能还不够完整。
关键的时间节点是2007年5月。其时,曾浩决定成立雷柏电子(深圳)有限公司,以“雷柏”品牌进军国内市场。这一决定不仅在2008年让雷柏成功抵御了金融危机的冲击,也从无数的珠三角代工企业中脱颖而出。
“我们做无线产品,毛利是比较高一点,但是长期以来,一个不变的事实是:做OEM永远是被人杀价的。”曾浩说。在2007年之前,曾浩和他的同事们不断赢得订单,同时也看到很多竞争对手不断死去。严重依赖外单这种并不稳定的生存环境,使得每一家代工企业几乎都有自己的品牌梦想。
但在现实中,这一梦想却又是那么可望而不可及。在2003年,曾浩也曾经被人忽悠着做了一段的品牌推广,结果发现,无论从工厂管理还是营销管理等各方面,都没有达到相应的水准,于是很快收手,专心做外销。直到2007年,曾浩认为“我们做出了独一无二的东西,而且成本可控,可以重新做品牌了” 。
曾浩通过市场调查发现,高端市场基本是罗技、微软的天下,产品定位大都在200元以上,其他国内品牌的产品大都在100元以下。曾浩给雷柏的市场定位就是要做罗技、微软之后的第三名。在品牌营销上,曾浩也有自己的套路。在国内市场,很多键鼠企业也像PC厂商一样,惯常做法是押注通道,对经销商非常依赖。这导致在产品研发上,他们只是把键鼠当成一个功能性产品,很少关注用户的真正需求。雷柏则一开始就决心“取得消费者的认可”,以快速消费品的理念去营销。比如在定位上,雷柏就提出自己的产品是“基于IT,高于IT”,具体做法上,既要照顾到传统的IT经销商(比如各大电脑城),同时在各类行业媒体上投放广告,尝试给这类产品注入更多的时尚概念,推出了很多色彩鲜明的产品。此外,雷柏还对下游经销商提出了要求,即一律现款放货,不做赊销。结果发现,因为雷柏留给经销商的利润空间相当可观,经销商也愿意买账。
雷柏在国内市场的收获的确超出预期。2008年,雷柏的产品线增加到十几种。2008年5月份,雷柏的国内营收从100万元迅速跳升到500万元。10月份,再次从500万元增至1600万元。雷柏的各项数据显示,自有品牌业务的发展带来了与代工业务截然不同的增长曲线。2007年,雷柏营收总额达到3亿元,2010年即增长到7亿多元。国内的良好业绩直接改变了雷柏的营收结构。在2008年,雷柏的国内营收才占到15%,而到了2010年,其国内营收已经占了总营收的六成。巨大的产能和正在增强的品牌影响力,也反过来提升了雷柏的议价能力。曾浩透露说,在一些关键组件上,雷柏从上游厂商那里拿到的进货价可能只有公开报价的50%。
在目前的基础上,雷柏还在不断改进自己的品牌定位,又提出了“无线你的生活”。口号背后是力图把所有外设无线化的设想,比如在2010年就已经推出了与苹果iPad配套的无线耳机产品。曾浩说,键鼠行业此前不少企业都很“好高骛远”,盲目多元化,去做机箱、摄像头。但产品多了,每一项都没办法做到前几名,现在就很难受。未来雷柏还是会坚持在无线领域继续进行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