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太忙了.
如果是做中短线投资的话(比如说按照季度作为时间周期),充分了解行业的周期性,有助于选择适当的投资标的,把握市场的节奏。
最近的季度报,很多中小板股票的业绩大跌,从而引发了迅速的跳水。中小板股票构筑历史大顶的预判我们半年前已经下了,根本原因在于过去两年涨了5-10倍,新股都在高位发行,从博弈的角度,出来混的,始终是要还的,有大股东的暴富,就有广大投资者的高位接盘。
直接原因,是上市以后业绩迅速变脸,或者业绩跟不上乐观的预测,所以在业绩公布的时候,就出现一个又一个地雷。这种情况会以一种波段向下的方式在接下来的一两年内呈现:业绩公布时候不及预期-〉股价大跌-〉跌倒一定位置,期待之前的业绩只是短期波动,憧憬接下来的业绩恢复-〉反弹-〉业绩再公布,仍然不及预期,股价再跌。
当经历几个循环之后,股价真正触底,新兴行业中小板股票遍地黄金的时候就到了,因为,未来新兴行业发展的蓝筹来自于这些中小板企业,成长性的中小板股票在成长为蓝筹的过程中,投资收益丰厚,但是目前存在的是交易性机会,还不是中长期布局的时候。
一季度报中,也有一些是因为季度性淡季原因导致业绩大跌的,或者为市场错杀的股票。
下面引一篇申银万国的投资策略报告简介供参考:
对于策略研究,大是大非的问题是判断市场风格,而风格转换的源动力来自经济景气的变化。打造“驱动力”+“信号验证”机制的主要目的在于及时把握经济景气变动,为策略观点提供坚实有力的实体实验支撑。 时间序列变动的来源可以分为四个部分,包括趋势性因素、周期性因素、季节性因素和不规则因素。季节性变动是常规变动,周期行业的变动是周期性和季节性并重,而稳定成长行业主要体现为季节性变动。 周期行业的波动构成我国宏观经济波动的主旋律,趋势性和周期性变动构成宏观景气变动的内涵。因此辨别中观指标变动的季节因子,把握周期性变动是中观印证宏观的首要任务。 下游行业是经济景气的先行指标,中游是同步指标,上游是滞后指标,因此把握中、下游行业的变动就可以把握经济景气的变动。房地产旺季在2、3 季度,乘用车销售旺季在1、4 季度,家电旺季在2、3 季度。水泥生产的季节性与下游房地产投资基本一致。钢铁社会库存在1 季度上升,随后下降;厂商库存季节性不明显;钢材产量在上半年季节性上升,在下半年季节性下降。第二产业用电量的季节性看,高点出现在7 月和12 月。 把握周期股投资的关键在于抓住宏观景气的变化方向。中观指标判断宏观景气把握两点,其一剔除季节因子的周期行业变动是基础变量,其二中观行业之间的层层传导是印证线索。通过中观指标分析可以确认2008 年以来我国宏观景气向上的拐点出现在2009 年1 月和2010 年8 月,此后市场风格转向周期。实战中需要盯住更高频数据,运用季节因子调整,把握景气变动方向。 经济景气不明朗的阶段,投资者的风险厌恶情绪逐步高涨,但对市场怀有期待,此时是投资成长股的最佳时机。行业轮动的先后顺序主要取决于市场对于行业催化因素的理解。经济景气不明朗期间,一方面可以配置确定性较高的医药生物、商业贸易等行业,另一方面密切关注行业层面催化剂和主题投资机会的出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