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四宗“最”浅谈宝骏的“杀伤力”


从四宗“最”浅谈宝骏的“杀伤力”

文/赤脚远足


宝骏630会成为今年的车市黑马吗?最后的价格底牌将在下月揭晓

 

上海车展上,在被问及宝骏630的竞争对手时,上汽通用五菱SGMW总经理沈阳笑对:“一切同类产品或市场定位接近宝骏630的产品,都是我们竞争对手。”这句话乍听上去有点“目无对手”,但是实际上传递的却是SGMW人对首款自主轿车宝骏630的底气。

 

没错,连沈阳本人自己也在上海车展时期向媒体坦白,一开始做宝骏品牌自己的团队并没有十分把握,有时甚至感觉压力巨大。但是,随着一线市场反馈的各种积极信号传递到SGMW宝骏团队的耳中,以及团队内部对产品品质和工艺管控信心的增强,沈阳自觉“越做越有底气”。

 

在宝骏630正式“借道”公开亮相的前一天,被认为是宝骏最大潜在竞争对手之一的广汽本田“理念S1”正式在武汉上市,广本理念抢先将合资自主产品推向市场,似乎有抢占“合资自主第一车”这个“沙发”的用意。不过,从业界的“淡定”反馈来看,理念S1起步6.98万元的售价似乎并无多大杀伤力。

 

这似乎是宝骏和启辰们等后续合资自主“生力军”所乐观其成的。不过,对于今年年中即将投放市场的宝骏630而言,要取得“一炮而红”的预期效应并不是靠竞争对手的“打盹”甚至“恩赐”。如何能“做最好的自己”才是SGMW的宝骏团队应该认真思考的。

 

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当今社会中,要成为一个公认的“成功人士”,不是让自己更完美,而是让自己的优势发挥得更加淋漓尽致,所谓“扬长避短”者也。在竞争激烈的车市中,尤其是宝骏主打的入门级家轿这以细分市场中,笔者认为,宝骏至少在以下四个方面是明显领先于竞争对手的。

 

首先,宝骏630本土化程度最深。和某些合资自主产品只是对现有产品进行“拉皮换标”的简单手术不同,宝骏630是SGMW斥资数亿元、结合中国消费者需求,耗时三年精心打造的一款全新中级车产品。其背后的上海通用泛亚中心(早在1997年便成立),成为宝骏630的最大技术支撑。

 

其次,宝骏630的市场定位恰到好处,最可谓“精准”。宝骏630从研发之初,就一直朝着“国际品质亲民车”的方向迈进,贴合“大众审美、国际品质、性能均衡、轻松负担”四大特征。而在宝骏630出场之前,SGMW已经用微车和轿车的跨界产品“五菱宏光”提前探路,为宝骏最后出场做好了热身。

 

再次,让竞争对手难以企及的还有宝骏团队的“冠军心态”。作为国内连续多年的“微车老大”,SGMW此次借助宝骏品牌转战乘用车领域,尝试谋求“商乘并举”的战略转型,用沈阳的话可谓“恰逢其时、水到渠成”。当然,SGMW人深知,冠军的心态并不是骄傲自满,而是以轻松的心态应对各种挑战。

 

最后,SGMW历时多年打造的在全国范围最为密集和强大的渠道优势,将为宝骏630最终成功投放市场“保驾护航”。据说,有意申请代理宝骏品牌的经销商数量超过2000家,但是出于“打造品牌优先产品”的原则考量,SGMW在招募首批宝骏经销商时,只能从中选择不到200家,可谓“十里挑一”。

 

毫无疑问,这种渠道优势是其他任何一个竞争对手都无可比拟的。

 

当然,宝骏的上述四宗“最”优势,并不能100%保证首款产品宝骏630上市即一炮而红。在最终的价格底牌揭晓之前,宝骏的上述优势对竞争对手而言只能说是“潜在杀伤力”。而有乐观的市场分析人士甚至预计,如果定下理念的价格,宝骏630将可能成为2011年国内车市的“黑马”。

 

宝骏会选择成为黑马还是白马呢?我们拭目以待。(注:博文仅代表博主一家之言,转载请务必注明作者和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