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发展前景展望


南沙发展前景展望

    六年前,广州吹响了南沙大开发的号角,南沙一度成为羊城关注的焦点,但此后,却是一段漫长的沉寂期,南沙,在人们的视野中若隐若现。如今,随着“十二五”纲要的出台,它再次跃入人们的视线,成为城中热议的话题,南沙,到底会何去何从?

 

短暂的幸福——南沙发展历程

 

南沙位于珠江三角洲的地理几何中心,陆地面积54平方公里,三面环海,海岸线长25.5公里,可开发面积32平方公里。是广州创建国家中心城市,推进“南拓”战略的空间承接地。这里过去曾是鸦片战争的古战场,是一个交通不便,经济较差的边陲小镇。

1988年,洛溪大桥通车,香港著名实业家、全国政协副主席霍英东率先提出开发南沙,并与番禺市合作开发南沙东部,拉开了南沙开发的序幕。1990年6月,广东省、广州市分别确定南沙为重点对外开放区域和经济开发区。1993年5月12日,国务院批准设立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2002年广州市委、市政府成立了广州南沙开发区建设指挥部,具有广州市市级审批管理权限。2005年南沙脱离番禺独立建区,交通、政策利好的层出不穷以及区域价值地不断深挖,南沙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一批工业大项目进驻,GDP较快增长。

但是由于其所处区域的特殊敏感性导致南沙建设重化工业区计划流产,致使发展滞缓,到了2008年,南沙GDP增长13.8%,回落了29个百分点,是广州各区中GDP回落最大的行政区。在广州的发展版图上,南沙仍然不是重点,而仅仅是通道和边缘,南沙优越的区位优势远远没有发挥出来。不管是经济发展还是城市建设,离“复制一个广州”的目标还是相距甚远。随着中科炼油项目搁浅,南沙的发展道路显得并不平坦。

 

忽如一夜春风来——重回规划重点

 

虽然对南沙的开发未达到预期效益,但是政府仍然没有放弃这片土地,一系列的利好政策和发展规划紧锣密鼓地出台。

2010年《粤港框架合作协议》出台,将广州南沙定为粤港重点合作区域。两会期间,全国“十二五”规划纲要再次将南沙作为国家深化粤港合作的七大重点项目之一,在广东代表团的分组讨论会上,汪洋更是提出“以南沙新区为突破口,再造一个新广州”。

为搞好南沙的开发,广州市人民政府颁布实施了《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提出南沙以港口码头为中心,交通运输、工业加工和旅游服务齐发展,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环境优美、文明发达、面向世界的综合性的现代化海滨新城;依靠科技进步,以现代工业为主导,同步发展第三产业。同时,密切与霍英东先生的合作,不断把南沙开发建设推向前进。世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到这块坎坷的土地上来。

作为粤港澳合作新模式示范区,南沙枢纽辐射力量加强,世界500强投资项目已达40个,汽车、钢铁、造船、机械装备、港口物流、高新技术及石化等七大产业发展迅速,珠江口海岸产业升级的政策更促进了南沙的城市化发展。据了解,南沙开发区3月21日在香港举行“2011年春季广州南沙投资推介会”中,南沙开发区与香港方面签下11个合作项目,总签约金额约12亿美元,其中科技项目投资达1亿美元。

2010年南沙区的GDP达485.68亿元,增长17.08%,工业总产值达1419.13亿元,增长23.39%。随着山水海滨宜居区域的定位越来越清晰,南沙的项目也基本都吸引了许多地产大鳄插旗圈地,目前南沙板块已进驻有广州城建、碧桂园、奥园等知名房企。忽如一夜春风来,南沙已经摩拳擦掌,准备大展拳脚。

 

天生丽质难自弃——多重因素孕育潜力南沙

 

滚滚时代大潮来又去,在珠三角那么多边陲小镇中,为什么南沙能够一而再地得到国家政策支持和大腕霍英东的青睐?

一是南沙身处优越的地理位置:虽然地处荒凉,但南沙绝对是个风水宝地,作为广州的出海通道,南沙前可以对接港澳和海外,后可以对接珠三角、广东省乃至大西南,而广州、香港在金融、商业服务业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和大量高素质的人才,南沙在新一轮的发展中有机会充分发挥两地优势,实现互补,像三十年前发展工业那样去加大两地商业、服务、旅游和文化产业的合作,达到共赢。

二是自然资源:南沙地区水网密布,湖塘众多,湿地资源丰富,自然环境优美,北部大多为农田耕地,南部入海口地区大多为围垦填地,自然生态保持完好。南沙地区依山环水的自然景观和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也使南沙成为了一个旅游胜地,南沙现已拥有南沙蒲洲公园、南沙天后宫、苏州水乡一条街、南沙高尔夫球场等一批旅游景点和设施。

三是与拥挤和高度开发的广州中心城镇相较,南沙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根据广州城市规划局的统计数据,目前南沙地区住宅用地约2290万平方米,而未来该区域的住宅规划用地达3187万平方米,近900万平方米的发展空间为房地产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潜力。从长远来看,再过20年时间,南沙将被建成一个可容纳100万人口,相当于广州天河新区的“大南沙”。

五是交通越来越便利:南沙规划对外“五纵五横”高速/快速公路及环形主干道达1200公里,是广州“五年一大变”的主要项目。除此之外,南沙新客运已启用,每天往返香港12个航次,全程仅需75分钟,已建的港口设施包括南伟的两个2.5万吨杂货码头。地铁四号线南延长线也预计在2015年完工,届时广州到南沙的时间将大大缩短。

 

大鹏展翅兮云飞扬——未来走向观望

 

在天时、地利、人和的配合下,南沙这只大鹏将乘着长风,展翅高飞。根据一系列发展战略,南沙未来的发展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一是高新产业基地和物流贸易窗口。2011年《南沙新区发展战略规划》在工业方面把南沙定义为:华南地区物流集散中心和贸易窗口、广东临海先进制造业基地之一、珠江湾区生产组织中心。在霍氏家族的引线搭桥下,南沙更是吸引了众多粤港澳人士前来开发投资,一跃成为汽车、造船、钢铁、机械、电子、化工、港口物流七大产业基地。2010年南沙完成高新技术产品产值283.56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43.65%,国内唯一能批量化生产专业大功率、高亮度LED芯片的制造基地也已奠基。已建成的港口设施光2万吨以上码头就有6个。

二是宜业宜居滨海新城。南沙相较广州市中心而言,空气清新,绿地率高,许多在广州工作的外地人选择了南沙作为他们“候鸟”的巢穴,但南沙生活配套设施仍无法与天河等繁华地区相提并论,许多“候鸟”抱怨周末等业余时间无处可娱乐。幸而按照新城规划,南沙将大力推进房地产开发,加快发展一批星级酒店、高档餐饮、特色购物等设施,进一步完善南沙东部和南部的旅游娱乐观光及购物设施的布局,重点加快完成万亩湿地游览区扩建和黄山鲁二期建设工程,高标准完善滨海沙滩泳场设施和管理。这无疑给许多开发商打了强心针,再加上楼市利好的影响,南沙各大开发商加快了开发节奏。随着广州市政府对南沙区域产业的发展,资金配套投入的实施。下一个楼市热点就是南沙。

三是旅游风景名胜区和生态环境区。据中山大学对南沙湿地生态系统的研究表明,目前在南沙境内,各种类型的湿地面积达到89.2%。《南沙新区发展战略规划》中提到,南沙区将重点加快完成万亩湿地游览区扩建和黄山鲁二期建设工程,高标准完善滨海沙滩泳场设施和管理,创建大珠三角绿色优质生活圈示范区。

四是粤港澳合作交流平台和商业中心。《粤港框架合作协议》将广州南沙定为粤港重点合作区域,南沙区有机会利用地处珠江入海口及毗邻香港优势,推动与港澳在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休闲旅游、健康服务、航运物流、专业服务、文化创意、影视制作、绿色现代农业等领域的合作,凭借粤港澳成功的管理经验和大量高素质的人才,使南沙成为促进港澳与内地间要素高效流动的平台。

 

是金子总会发光,人们不难看出南沙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笔直的。未来南沙究竟会为广东乃至全国带来多大的经济效益,为人民提高多少生活指数,让我们拭目以待。

 

 

邓浩志

2011年6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