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北京6月12日消息(http://news.sina.com.cn/w/2011-06-12/183622627832.shtml)(国际新闻编辑李欣)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从5月中旬开始,德国大肠杆菌引发的疫情已经造成了33人死亡,近3100人患病。医生们从未见过如此厉害的大肠杆菌,一时感到束手无策,但让他们更头疼的是,病菌的源头迟迟查不出来,这使得人们无法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直到前两天,6月10日,德国国家疾病控制中心罗伯特科赫研究所等多家机构才在柏林表示,他们已确认豆芽是造成此次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疫情的源头。此外,据德国一家媒体报道,有专家发现O104∶H4型大肠杆菌是这次疫情的罪魁祸首,还包含了鼠疫病菌的一种基因。
据报道(http://health.sohu.com/20110611/n309914379.shtml),据6月11日出版的《环球时报》报道,德国政府公共卫生机构10日宣布,德国已确认受污染的豆芽是本次大规模出血性大肠杆菌疫情的病菌来源。同时,德国解除了对西红柿、黄瓜和生菜的“警告令”。虽然德国官方宣布“毒豆芽”为大肠杆菌疫情元凶,但德国民间仍将信将疑。德国《明镜》周刊称,这还是“理论上的说法”。很多民众也持怀疑态度,不知道德国专家过两天会不会又推翻自己的结论。在德华人则担心,德国媒体会不会又把中国与“毒豆芽”扯上关系。此前,德国《图片报》以“种子来自亚洲,大肠杆菌病菌来自中国”为题称,“中国红豆导致豆芽感染病菌”,德国于尔岑的农场曾称从中国进口红豆。
这两个报道,基本解释了德国这次肠出血大肠杆菌感染的原因。我在为德国人民感到高兴的同时,不禁为我国人民的健康有些担心了。首先,德国有媒体认为,这种菌来自我国,所以,我国应该立即调查可能出口这种红豆的企业,以确定其确实不是我国传播出去的。当然,我认为,这种可能性非常小。但科学研究不能由半点马虎,应该核实。
其次,我认为,这个菌含有鼠疫基因不同寻常。因为鼠疫在德国和我国的发病都非常罕见,主要在偏远的牧区,其几乎不可能与农业地区的大肠杆菌发生基因的交流。这种几率在自然界是非常罕见的。因为肠出血大肠杆菌的毒素,主要是类志贺毒素,就是类似痢疾的毒素,但含鼠疫基因的报道,我还没有看到。所以,在当前没有大规模鼠疫流行的情况下,大肠杆菌中带有鼠疫基因,很可能是人为的(这只是推测)。虽然,我个人仍然不认为这是一种生化武器,但是,不能排除其为实验室泄露的可能性,因为比较O104株大肠杆菌的感染在我国和世界都是极其罕见的。所以,我国应该呼吁世界的实验室都进行相关的排查工作。
最后,我认为,我国的科学研究应该更加深沉,而不要浮躁。因为,据报道,“ 新华网柏林6月2日电(记者 班玮)中国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和德国汉堡-埃彭多夫大学医学院2日宣布,由中德科学家联合进行基因研究结果显示,导致近期德国肠道病感染疫情的是由一种新的兼具侵袭、产毒、肠出血等特征的大肠杆菌。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发表的新闻公报说,在一项由该研究院、德国汉堡-埃彭多夫大学医学院、中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和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联合进行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利用第三代测序仪“Ion orrent”对在德国流行的病菌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并通过对序列的分析发现该菌株属于血清型O104大肠杆菌。但是,O104型大肠杆菌以前未见引起人类大规模感染的报道。研究人员通过进一步比对分析发现该菌株与2002年从中非艾滋病患者腹泻标本中分离的肠聚集性大肠杆菌55989菌株的同源性超过93%。对基因序列的分析结果显示,导致德国疫情的菌株通过基因水平转移获得了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的毒力基因和毒力相关质粒,这可能与该菌株强毒性和重症感染有关。 研究还发现,该菌株携带氨基糖甙类、大环内酯类、磺胺类等抗生素的耐药基因,导致抗生素治疗无效。 中国科学家还将进一步分析这些毒力相关基因的完整性和表达情况以及耐药和毒力基因水平转移机制,并在更多德国流行菌株中进行验证。汉堡-埃彭多夫大学医学院细菌专家罗德2日说,这项德中联合研究在德国流行的致病菌中发现了两种完全不同的细菌的部分基因。这一新组合有利于病菌在肠细胞上附着,从而使其能在肠道内宿居更长时间,造成更大的破坏。此外,这种病菌还对抗生素具有很强的抗药性。罗德称这种新型病菌“是常见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的一个非常远的远亲”。 据中国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介绍,德国大肠杆菌疫情发生后,该研究院立即与德方研究机构建立联系开展合作,并成立专门研究小组对该细菌进行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在获得病菌样本后3天的时间内,华大基因就完成了对这种新型大肠杆菌的基因组测序。”
但是,在这个报道中,我国的科研机构并没有查出鼠疫基因,或者没有注意鼠疫的基因,而德国在公布发现鼠疫基因时,也并没有提及我国科学家的贡献,甚至连对于合作研究的感谢也没有,相反,只是关注红豆来自中国。这很令人心寒,也值得我们进行关注。不过,好在我们得到了德国的大肠杆菌样品,应该进行包括免疫学研究在内的更加深入的研究。
北京大学免疫学系 王月丹 博士
于学院路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