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价廉价的陷阱


     

低价廉价的陷阱 zou lan

 

目前体制的结果是城乡分割。

城乡分割的前提下,城乡还都有贫富悬殊而且越来越悬殊。

无论城乡,合法/不合法/非法致富者多挥金如土,而且有些对穷人恶形恶状。

而城乡低收入阶层则算了又算,只买便宜货,不在乎质量甚至产品安全。

如此的收入和消费结果是:

豪富奢侈性消费拉动的是海外高价品。奢侈品的消费,对国内经济发展基本没有积极作用。这就是拉美百年前大庄园主在四周一片贫困时穷奢极欲拉动欧洲经济的那种效应。吃着南美的,喝着南美的,赚着南美的,帮的却是西欧的。

穷人,有些只在乎省钱,不在乎质量和安全。一些企业降低利润争市场,争来争去只能降低质量甚至引出了假冒伪劣,如三聚氰氨,瘦肉精,水果膨大剂等,甚至注水肉,死猪肉等等。因为企业得不到足够的利润来维持再生产。即使有得到足够利润的,贪得无厌的老板造假也不会受到严厉的惩罚。梦牛,一利,胱明,霜汇等等就是例子。最近石化企业污染松花江黑龙江,政府清理污染费用,企业却不肯出。这消息传出时,日本核电站出事后东电赔掉了裤子。

体面的利润得不到而干起偷鸡摸狗假冒伪劣的勾当,当然坑的首先是低收入阶层。

低收入阶层相当一部分收入之所以低,是因为劳动法对劳工的保护不够,还有是因为基础教育问题导致人员素质低下而难以改善,还有的是就业服务不到位,也有的是社会保障不到位等原因。

还有技工等级改革原因。8级工制度改变了技校出来就是一级工,随后是中级工,再是高级工。唯学历论下,工人失去了通过技术等级向上走的阶梯。熬到头就是高级工,技术上还不如以前的三级工。

从产业来说,这样的话,制造业企业没有上好的技工以及可以保证的质量,附加值就难以提高,就只能在价值链的低端。难以得到体面的利润来切入良性循环。那就只可能是你不给我体面利润,我就给你凑数甚至要命的东西。

食品方面,现在已经造成了双输的局面。

现在单位和消费者都因为食品安全成了惊弓之鸟。单位则设法圈地请农民种来供给自己单位。消费者则自己种菜。还有些则因为膨大剂影响,导致搞鬼的西瓜、猕猴桃农赔本丢名声。

让合法守规则的企业得合适或者体面的利润,是消费者自己安全的保证。

一旦合法企业得体面利润,那么相关法律对劳工,对产品责任则有巨大的威慑。而蓄意违法者则遭遇惩罚性巨额罚金和刑事罪名。这是胡罗卜和大棒的协同效应。

民以食为天,现在天漏了几个大窟窿弄到人心惶惶,该请法律和执法这个女娲来补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