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现“三大拐点”,房价大跌无可能


未现“三大拐点”,房价大跌无可能

——房价会调整,但全国整体幅度不会超过10%

 

有业内人士预言,下半年北京房价将大跌50%,笔者认为,这种观点经不起推敲,也没有任何有力依据可支撑该观点。如果北京房价大跌50%,必然会出现多米诺骨牌效应,致使全国楼市、乃至全国经济出现大的震荡。这种经济性灾难显然是政府力图规避的,也绝不是宏观调控所预期的目标。当然,50%的大跌幅度更与三月份北京市政府制定的“稳中有降”年度房价控制目标相悖离。

从以往的市场规律和调控目标综合考量,房价大跌的可能性主要取决于三大因素:一是经济拐点是否到来。如08年美国次贷危机导致的全球性经济危机,可视为经济拐点。这也直接导致了楼市大萧条。而在当时的全球经济大背景下,中国经济增长率力图达到“保八”战略目标亦变得尤为艰难,政府不惜抛出4万亿投资力挽危局。显然,这种经济拐点直接导致了企业经营困难甚至集体破产、社会失业率激增、民众收入水平急剧下降、市场购买力显著不足等,这自然会对国内楼市的发展造成巨大冲击,房价大幅调整不可避免,08年中国楼市的哀鸿遍野可见一斑。而目前,全球经济正在稳健复苏,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更是实现了10.3%的双位数高速增长,经济拐点显然无从谈起;二是行业拐点是否到来。行业拐点主要取决于楼市发展的生命周期处于哪一阶段,是上升期、成熟期、还是衰落期?客观分析,现今中国楼市方走过十年的商品化发展历程,国内城市化率刚刚达到47.5%,距离70%的城市化发展目标尚有一段距离,按每年一个百分点的城市化率增长目标推算(2000年以来,中国城市化率基本保持每年增长一个百分点),楼市可持续发展尚需20年以上。因此,楼市发展的生命周期尚处于上升期阶段,市场潜在需求依旧巨大,行业拐点也远未到来;三是政策拐点是否到来。不可否认,自2004年以来,政府连续出台了多条房地产调控政策,重点规范市场,遏制房价过快增长,抵制楼市投机行为,但这一系列楼市调控政策,均以保持楼市健康、稳健发展为前提,以满足基本民生需求为宗旨,而不是扼杀楼市发展,将房地产行业一棒子打死。政府调控楼市的手段,不能简单理解为楼市政策拐点的到来或楼市已经回到计划性时代。事实证明,政府的楼市调控政策是在有力、有节、有度的原则基础上展开的,核心目标是修正楼市方向,促其稳健前行。因此,楼市调控的政策性拐点尚未根本性到来。

基于以上论述,在经济拐点、行业拐点、政策拐点尚未出现的大前提下,房地产行业出现的所谓“危机”,只是房价达到阶段性高度后出现的一种自然性回调和制度性修正,笔者认为,房价调整幅度整体不会大于10%(下浮可能性),长期看楼市发展依旧向好。当然,短期的调整也是强化楼市“免疫系统”,短期避险,以及促其可持续和稳健发展的必然手段,而这种手段的合理尺度亦在政府的拿捏与掌控之中, 绝不会以楼市大跌、经济动荡、造成新金融危机为代价。认识到这一点,下半年房价大跌无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