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烟头引发的思考


一个烟头引发的思考

 

这几天,有一件小事让我思考很久。

周一,我从医院看牙出来,医院门口有一个清洁工注视着西面走过来的一个“风流倜傥”的男士,他手里拿着一个烟头,一边走一边打着电话。走过清洁工之后仅仅只有两三步,就把手中大半截的烟头随手丢在地上。清洁工显得非常无奈,走上去把烟头扫掉。我也赶上前去,找到这根烟头,一看是一根苏烟(这是高档香烟)。一个文明城市,清洁工扫大街,扫的只是落叶,别的就不应该有了。

我对清洁工说,这几天正在迎检文明城市,你们辛苦了,这样的事情说明我们国民的素质,有许多素质,特别是有一些习惯要从小培养。

这位清洁工也快50岁了,她非常同意我的看法。她说国内也有一些城市做得也很好,譬如大连,厦门,苏州。

这些我都知道,我所思考的问题是经济发展之后,国民文化水平正在不断提高,为什么国民的素质却总是滞后?

这让我想到一件事情,那是70年代的一个中秋节,我的师傅夫妇俩都是上海人,邀请徒弟们在他家聚餐。吃饭之前我的师傅申明:“我这里随便,吃剩的骨头桌子上,地上都可以吐。”

我从小在苏州长大,我家里的习惯也是把吃剩的骨头吐在桌子上,而当地的习惯认为吐在桌子上不卫生,涂在地上,然后饭后扫掉。这也是一种习惯,那个时候确实难以评论孰优孰劣。

今天大家的住房都改善了,许多人家都是地板,往地上吐骨头的习惯自然就有了定论,这种陋习也就自然改掉,不过这是在自己家中。

城市的环境改变了,越来越美好,但是随地丢烟头的习惯在一些人就是很难改掉。如果认为公共场所不是家,就可以随心所欲,那就错了。

城市一些公共设施也往往遭到破坏,不仅是大人,有一些孩子也干这样的事情。有些习惯、国民的素质要从小抓起,从小养成。不然社会文明总是会有这样或者那样的缺陷。

教育家顾明远在一篇解读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文章:《加快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推进素质教育》中讲了这么一个问题:“当前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还存在着片面追求升学率,中小学生课业和心理负担过重的情况;存在着重视智育,忽视德育、体育、美育,学生得不到全面发展的情况;……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的社会矛盾在教育上的集中反映。因此,推进素质教育是全社会的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习惯的培养,特别是遵守公共秩序是德育的一个重要部分。有教育人天天高喊“从油锅的捞孩子”创造“高效课堂”并推而广之,而就是看不到他们是怎样重视智育,实施德育。因而忽视德育是当前教育中一个突出的问题,我们不能不关注这个问题。

德育的或缺,不仅是普通国民,做官的也要有官德。社会为什么如此痛恨“我爸是李刚”?如果李刚有官德,他的儿子能够说出:“我爸是李刚”吗?

官员有时候只知道要求老百姓如何去做什么,自己却不遵守规则,文明城市的迎检可以把不文明的东西一“盖”了之,但盖不住的是整个城市国民的基本素质,这里面当然也有官员的素质。于是城管就成了当今社会最尴尬的职业,如果是一个高度文明的社会,需要设立城管这个部门吗?

并不是我把一个不起眼的烟头的故意放大了,而是整个社会发展的和谐,特别是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国民素质的提高得不快,根源是德育的缺失。而官员的素质更应该提高,不然的话,整个社会难以和谐,难以和高速发展的经济相适应。

二〇一一年六月十七日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