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喀什这样保护老城区百姓能不欢迎吗


像喀什这样保护老城区百姓能不欢迎吗

李华新

     73岁的吐孙汗·吾布力老人,自祖辈起,就住在喀什老城的亚瓦格街道。    老城区改造打通道路,需拆除他家40平方米的住房,政府给他家提供了一套50平方米的两居室楼房。剩下的老宅子,符合老城区改造保留房屋条件,没拆,又帮他在家门前盖了80平方米的临街房。天山网20110617日 

老城区改造,没受一点子损失!老人一捋花白的胡须,两眼乐成了缝:如今,俩儿子在临街的店铺里做买卖,生意还不错呢。

    这是人们共同期待的一个问题,那就是老城区的改造,能够使得居住在老城区的百姓得到更多的实惠,而且原来的老宅子还能继续经营老特色的买卖。

    恰萨街道的铁匠铺街,原来是一间间破旧黑暗的打铁铺。2010年老城改造后,贴着民族花纹砖墙面的烟囱,改变了过去铁匠艺人烟熏火燎的窘境;一字排开的铁匠铺门前,摆放着敲打而成的家庭用具、门脸装饰铁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遗产项目官员卡贝丝一行考察喀什后评价:喀什老城区危旧房改造综合治理工程,保留了原有的建筑特征和居民的传统生活习惯,值得借鉴和推广。

新疆的喀什在新疆的伊斯兰文化中是个重镇。拥有2100多年历史喀什市老城区拥有目前我国唯一保存完整的、以伊斯兰文化为特色的迷宫式城市街区,魅力独特。

   早在2001年,老城区改造就提上了议事日程。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各级政府对此更为重视,数次组织地质、水利、建设、文化文物等多部门参与的专家组实地考察调研,听取社会各方面意见。2009年,老城区改造试点区启动。

   像其他的一些老城区一样,老城区年代久远的民居,大都已是危房,而且,大批居民无序自行搭建的土木、砖木结构房屋,基本不具备抗震条件;老城区内巷道狭窄,建筑密度超过70%;大部分地段机动车辆无法通行,消防隐患堪忧;各类公共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制约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改善。

   现在的老城区是在1902年大地震的废墟上形成的。这些老危房子们必须要加以改造才能继续居住。可是如果是采取简单的拆迁办法,老百姓心中也许就会有不少的想法得不到满足,可是老城区又必须进行改造。面对这样的难题,20108月,《喀什市老城区危旧房改造综合治理项目方案》正式批准实施,确定从2010年起,力争用5年时间,完成喀什老城区危旧房改造,同步完善28个片区水、暖、电、气、路、环卫、绿化等配套基础设施。项目总投资70.49亿元。

   看来拆迁难题,要真是政府能够真正从百姓的利益上考虑,让老百姓能够在老城区的拆迁、改造中既能在文化传承上继续保有传统,又能使得百姓拥有一片继续经营和从事力所能及的一些经营买卖继续进行,那么作为百姓来说,那是一定会有积极性来参与旧城改造的。

  (济南 李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