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技术看:2650—2700点区间非常关键


  本周四,上证综指跌破1664点至2319点的向上趋势线,即1664点至3067点三角形整理的下边线,近一步确认上证综指从3067点进入新一轮中期调整。从调整级别看,3067点开始的调整时间非常长,持续时间应该不会少于13个月。由于2650点之下筹码堆积量不足,下档强技术支撑位并不多。除了整数关口的心理支撑外,上证综指在2580点附近有弱支撑,下档强支撑位只有998点至1664点的向上趋势线,7月份大约在2293点附近。

  近25个月的日K线显示,上证综指已形成3个密集成交区,即3180点至3400点、2890点至3180点、2750点至2940点。跌破前一个密集成交区,随后出现的反弹都是在前一个密集成交区被阻挡终结,比如:2319点的反弹在3186点终结。由于A股市场堆积的筹码越来越多,使得上档密集成交区的压力越来越沉重,上证综指只能到下一个密集成交区寻求支撑,故此密集成交区呈现逐渐下移。2009年6月至今的25个月中,A股有22个月在2650点之上运行,换手率超过700%。2650点之上换手非常充分,一旦该技术位被有效跌破,2650点—2700点将成为日后终结低级别反弹的区域。

  6124点至今,上证综指的日K线型态很工整,6124点至1664点的大A浪调整,共运行了13个月;1664点至3067点的大B浪反弹,三角形整理共运行了31个月。其中,1664点至3478点为a子浪,3478点至2319点为b子浪,2319点至3186点为c子浪,3186点至2661点为d子浪,2661点至3067点为e子浪。大A浪调整很迅速、浪型简单,因此随后的大B浪反弹曲折而复杂,1664点至3067点的反弹很符合上述特点。而1664点至3067点反弹中,以中小股票为代表的题材股的疯狂,以及中小板指数创出历史新高,也很符合B浪是投机者天堂的特点。3067点开始的调整应是大C浪调整,只是目前基本面不配合。

  其实,如果把上证综指、深证成指、沪深300指数等A股主要指数“倒”过来看。就不难发现,A股各主要指数都在构筑一个大平台整理,而这个平台整理都有转化为“底部”的趋势。再“倒”回来看,只要指数近二、三年形成的密集成交区,似乎有演化成顶部的趋势。比如:2010年10月至今,上证综指构筑完成不规则双顶,本周五跌破颈线2661点。一旦确认有效跌破2661点,下探2242点恐怕只是时间问题。2010年7月至今年5月,创业板指数构筑大圆弧顶,5月23日跌破832点的颈线位,创业板指数最小理论下跌目标425点。但中期调整不会一步到位,将呈现台阶式下跌抵抗走势,其间辗转反复、充满诱惑。

  历史经验表明,一轮有力度的上涨、或反弹,中、长线资金的介入是必备的条件。若跌破2650点之后,“下跌带量,反弹缩量”不出现改变,很难出现高级别、强力的抵抗性反弹。由于2650点技术上的重要性,因此2650点被有效击穿或许还要费一些周折,但该技术位失守也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