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


博物馆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在乌鲁木齐市区西部。清晨起来,发现久违了雨天出现了。宾馆工作人员与游客出来观雨,空气难免较平时清新,我也出来了。据汉族男子讲,自从75发生屠杀汉人以后,他便不再买对面维族人的馕。并讲只有不争气的汉人才会去买。我理解人民朴素的认识,所以没有攀谈过多就开始了旅途。沿着建国路一直向下左转既可抵达博物馆。开始走的时候感觉到雨淅沥的,可以忍受,没有走到中段,不但雨下得猛烈了,而且雨滴非常寒冷,不打雨伞难免得病。于是在路边刚开门的商店花20多元买了一把雨伞。可是在青年路没走几步雨就不下了。老天真是作弄人。

       我怕耽误了下午的乘机,在新民路问了多个路人,他们也没有能详细的告诉我到博物馆的捷径,而是中间需要倒车。为了打车也等待了多时,可是依然不能把我送达目的地。司机告诉我,克拉玛依东街的路已经冲坏,路不通。我只好走着过去。果不其然,维族警察正挽着裤腿指挥交通,公交车的车轮已陷入泥潭,拥挤的乘客焦急等待着。

       路途中,走过了不少机构,大多有75事件的后遗症:兴业银行“开包检查谢谢合作”,克拉玛依东街376号的蓓蕾琴行也写着同样的告示。“全国连锁”的非凡玖煲特别注明了“汉餐”,倘若没有信奉伊斯兰教之前而是信奉佛教的维族人,他们的禁忌会否比这少呢?是否百无禁忌万事如意可行呢?

       北园春农贸批发市场有一表亲给酒商作收银员,千里迢迢外出打工收入相当微薄,发财梦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实现的。不过,在千里之外能见到亲人也是格外兴奋。她想留下我用午餐,我以时间紧迫婉言谢绝。然后出门走向了博物馆。

       博物馆右转拐弯即到。可就这数百米的距离由于生疏也询问了多人。馆内珍藏了很多文物。有史以来的文物成系统的保存着。不必阅读书籍,了解了这些文物就可以认识西域了。数千年前的毛线纺织品、陶器、铜器、金器、狩猎工具等等,怎么能说这片土地是贫瘠的,人民缺少聪明的才智。历史文物证明这片土地是肥沃的,生活在这片沃土之上的人民是智慧的。可是谁将这片土地变得荒芜,谁又给这里的人民粘贴了野蛮的标签?

       博物馆内国宝级比比皆是,最富盛名的当是楼兰美女,虽然数千年了,依然妩媚动人。虽然依依不舍也得离去。时钟已指向了迫切的事情。毕竟历史为历史,我们还是要回到现在。

       回来也是等待了多时,才拦截到一辆没有出租牌照的车子。开车的是30岁左右的汉族男子。他告诉我,如我是维族,即使空车也不拉。车上放着刀,随时准备对付维族的袭击。如果维族认为不公平,可以攻击政府,不应该针对平民。我听着他连珠炮似的发火,插上一句话的机会都没有,静待着他把我送到宾馆。

       去机场的路上。汉族中巴司机告诉我,闹事的大都是南疆来的,本地的不多。生活的不错谁愿意闹。每天都有凶杀案,都要死人,死100多人算不了什么。他的这个观点导游也赞同。与幸福夜市的维族小伙的说话大致相同。看来关于75事件的观点不但在维族人中间需要争论,在汉人中间也如此。

              航班17点15分登机,起飞晚了一个小时。飞机从乌鲁木齐上空掠过,宁静的市容下是否还有火山的爆发呢?即使爆发与我们又有什么直接关系呢?我只是一个内地的游客,也可以说是过客,只能按照目所见耳所听真实的记载下来,除此之外还能做些什么?难道我也像中共外交部发言人一样认为:新疆的事务和未来应该由新疆人民自主决定。

201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