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桶定律:扭住短板痛下功夫


  大凡做管理的,很少有人不知道木桶定律,一个装水的桶,装多少水,不是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以最短的那块为准,其实真正在农村挑过水的还知道,动态地担着水走路,扁担平衡和身高也很重要,还有一点,桶底漏水,木板有缝也不行,短板是静态盛水量,从村头井里打上水,调回家到到缸里的,还有上述说的因素,有时候风大,有风,下雪路滑也是问题,但找出并抓住明显的短板,痛下功夫,对提升团队管理,还是企业经营至关重要。

  当然,扭住短板不放松,要看底有没有漏,缝隙是否存在,还要看天时地利,人的能量,扁担长短,这就是要用系统的观点去诊断,从客户价值链条创造上,无缝对接涉及到的节点,就像渔网一样,有漏的地方就可能达不到鱼,人岗清晰,环环相扣,才能出东西。

  我们往往忽略了这些短板的体系联系,经常出现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短板管理,心里有森林,然后树木上下功夫,是真扭住短板,这样的功夫才更值。否则,会出现持续的改进,点的改进,不会出现体系面的木桶容量真正的提升。

  抓短板,要用系统的观念,体系的设计,无缝对接的咬合,这样的短板抓的才真有效果和效率。不信可以试试,木桶定律人人知道,人人抓短板,而人人效果和效率各不相同,大概诀窍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