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一灘血事件為起因,上人萌生成立慈善組織,為貧苦世人服務之志。
因緣巧合,花蓮海星中學三位修女來向上人傳教,他們談彼此的 教主、教旨、教義。修女臨離去前說:「今天終於了解佛陀的慈悲是普及蠢動含靈一切的生命,確實很偉大。不過,雖然天主的博愛只是為全人類,但是我們在社會 上建教堂、蓋醫院、辦養老院,那麼佛教對社會可有什麼具體貢獻?」
上人心情頓時沉重起來,佛教徒經常為善不欲人知,但大都各做各的,只以隱名氏的名義默默行善。可惜這分份豐厚的愛心,零散缺乏組織;上人於是決定將這股力量組織起來,先從救人做起。
1966年4月14日(農曆3月24日),「佛教克難慈濟功德會」正式成立。
重要記事年表:
1937年 | 證嚴上人,出生於台中縣清水鎮,俗姓王,四歲過繼叔嬸為女。 |
1943年 | 太平洋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躲空襲見無助鄉民祈求觀音保祐,深烙菩薩慈悲印象。 |
1947年 | 二二八事件。路上看到有人因口音不對而挨打。疑惑人間為何有恨? |
1952年 | 養母病重住院,發願終身茹素為母消災,折己壽為母添壽,連三日夢見在小廟內接受白衣大士賜藥。後,母病漸瘥,不必開刀即康復出院。 |
1960年 | 6 月,因養父猝逝,哀思難復,開始接觸佛法,追尋生命的意義。經多日的深思以為固然「提得起菜籃」的女人是幸福,但是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又思及鄉民每遭苦難 求告無門時,總是祈求觀音媽、媽祖婆保佑,可見女人不該劃地自限,應發揮良能「提起天下的菜籃」造福蒼生,才是不枉此生。 |
1961年 | |
1962年 | 隨因緣再度來到花蓮,自行落髮,私淑許聰敏老居士為師,法名「修參」。 |
1963年 |
|
1964年 |
|
1966年 |
|
1969年2月 | 在普明寺第一次辦理冬令濟貧發放。由於歲末嚴冬苦寒,有位信女購置數條毛毯,送來普明寺擬供養常住;上人念及貧困孤老者無依無靠,倍覺淒冷寂寞,遂將之移作濟貧,又添購數十條毛毯,決定辦理冬令救濟。並於發放當日備辦素宴,提早與照顧戶享用團圓飯,共度新春佳節。 |
1972年9月 | 上人因見花東地區普遍貧窮,民眾生病經常捨不得花錢就醫,往往小感冒就延誤成大病,遂在花蓮醫院數位醫護人員支持下,成立「貧民施醫義診所」,每周兩次義診施藥,並定期巡迴花東地區舉辦義診。直到1986年慈院啟業為止,十五年之間,服務貧病超過十四萬人次。 |
1973年10月 | 「娜拉」颱風對玉里以南到台東、大武一帶造成慘重災情。上人評估賑災款需要六十萬元,但當時慈濟僅有十幾萬元基金,於是發動全體會員到街頭巷尾去勸募。從實地勘災到募款、籌集物資、造冊發放,皆本諸「尊重生命」的理念出發,為後來慈濟從事國內外賑災建立了可以依循的模式。 |
1975年 |
1975 年間,委員才僅五、六十人,然需要長期關懷的照顧戶已多達兩百七十七戶,上人於訪貧時發現照顧戶的居住衛生普遍不佳,亟待清理。花蓮師專明道社五十多位同 學響應上人號召,利用假期,為行動不便、或孤苦無依的老人打掃房屋,清潔環境,成為日後慈濟人從事「居家關懷」的重要特色。 |
1979年 | 上 人於全台聯誼會正式發起籌建一座有六百床規模的綜合醫院。當時僅有委員一百多位,會員還不足一萬人,從八千萬元預算追加到八億元,不僅委員覺得不可思議, 外界也不免視如癡人說夢。為了籌募龐大的建院基金,上人必須每月奔波北上,借用委員家裏輪流召開茶會,一為會員開示解惑,同時宣揚慈濟建院理念,讓會員歡 喜布施。 |
1982年 | 上人發起建院後,感於培養良好醫事人才的重要,而於1982年開始,委託慧炬雜誌社代辦「慈濟醫學清寒獎助學金」,每名兩萬五千元。1986年慈濟道侶文化服務中心成立,即轉由文化服務中心舉辦,同時增加佛學、藝術獎學金項目。 |
1986年 | 集合十方善心籌建的「慈濟綜合醫院」落成啟業。本著尊重生命的理念,除了病患住院免收保證金,貧困患者協助尋求社會援助之外,更不計成本致力提升醫療設備與技術,一改花東地區醫療荒漠的宿命。 |
1989年 | |
1990年 | 上人於台中新民商工演講,提倡全民環保,與會民眾聽到精彩開示處,不禁報以熱烈掌聲,上人於是鼓勵聽眾:「用鼓掌的雙手做環保」。事後一位楊順苓小姐即開始資源回收,並將資源變賣所得善款以「慈濟人」的名義捐出。此為慈濟志業環保腳印的開端。 |
1991年 |
|
1993年 | 上人秉承佛教「頭目髓腦悉施人」的精神,經過九個多月的評估與求證,確認捐髓可以「救人一命,無捐己身」,於是發起骨髓捐贈。9月,在衛生署及各大醫院共同推舉下,慈濟成立「骨髓捐贈資料庫」。 |
1994年 | 「慈 濟醫學院」創校開學。上人期許這些未來的大醫王「功能與良能平行,知識與智慧並重」。除了醫學專業課程之外,亦開設花道、茶道、書法、藝術欣賞等人文通識 課程,以及鼓勵學生多參與社會服務。同時,在校方對「大體老師」人性化、尊重生命的處理過程,以及上人「生命只有使用權,沒有所有權」的呼籲下,大步開啟 國人捐贈遺體的風氣。 |
1996年 | 「賀伯」颱風造成全台三十年來最大的水患,慈濟人秉持「跑在最前,做到最後」的精神,在災後半個月共動員上萬人次投入救災工作。上人除呼籲「救山救海」外,並推動「社區志工」理念,將慈濟人依居住地重新編組,以落實「敦親睦鄰,守望相助」的目標。 |
1998年 |
|
1999年 | |
2000年 | |
2001年 | 美 國紐約九一一攻擊事件震驚全世界,上人急起呼籲「驚世的災難,要有警世的覺悟」,發起全球「愛灑人間植福田 — 一人一善遠離災難」募心運動,透過街頭宣導、發送祝福卡,希望凝聚祥和的善念,減少天災人禍。10月13日,第一場燭光祈福晚會在關渡園區舉行,邀請天主 教、基督教、回教、佛教等宗教及企業代表,共同祈求世界有愛與和平。晚會透過大愛電視台現場實況轉播,全球會眾同步祈願祝福。 |
2002年 | 慈濟骨髓捐贈中心擴展為「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正式揭牌成立、慈濟臍帶血庫成立。花蓮慈濟醫院完成第一例成人周邊血幹細胞移植。 |
2003年 | 全 球爆發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疫情,慈濟人全力投入支援防疫工作。上人急起呼籲全民要有戒慎恐懼之心,謙卑以對;同時發起「愛灑人間──同心共 濟弭災疫」運動,由慈濟志工走入社區輔導全民自愛愛人,落實衛生防疫,並鼓勵民眾齋戒、祈願、行善,期以善業共聚的力量消弭天災、人禍與疾疫。 |
2004年 |
|
2005年 |
|
2006年 |
|
2007年 |
|
2008年 |
|
2009年 |
|
2010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