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1996年设立新公司的一次策划(下)


在新加坡,有我两位老同事:小慧和小俞,他们是我在冶金部自动化所工作时的部下,我和他俩也很久没有见面了,平时联系也少。我在周六到了之后,就主动联系到了他俩,他们听说我这次来是要见万总之后,出于对他的崇敬,提出也想见见。于是周日下午,他俩先行来到我下塌的酒店,我们三人在房间里聊天,等候万的到来。

 

5点左右,有人敲房门,开门一看果然是万总。由于事先我没计划有第三者在场,所以当万看到房内还有一男一女在场时楞了一下,显得有点惊慌,我连忙做介绍。此时小慧热情地对万总说:“久仰你的大名,今天有机会认识非常高兴!你是干大事业的人!”万总回答说:“不敢当!其实所谓大事,都是由一件件小事积累而成的!”

 

小慧和小俞只坐了一会儿就告辞了。趁香港J先生还没到,我把为什么要策划成立新公司的事情向万总做了简单的介绍,好让他心中有数。

 

不一会儿,J先生打来电话,约我们到酒店的餐厅去边吃饭边谈,于是我和万总到了餐厅,由J先生做东共进晚餐。晚餐期间,主要是我们各自介绍前一段的情况,饭后在咖啡厅里找了一个比较方便谈话的地方,才开始正式讨论组建新公司的事情。

 

在咖啡厅,J先生先提了一个合作的前提:要万总就八九年的事情先承认错误,万总不假思索地就拒绝了,于是刚才吃饭时的轻松气氛一下子就变了,大家僵持在那里,J先生不停地吸烟,房间里很大烟味。他思考了一下后说,这样吧,那件事情的是与非,留待后人去做结论吧,退一步,我要求从现在你组建公司起,再不许介入政治,对此,万认为可以接受。

 

接下来,万总开始谈他的方案。

 

万说,我计划新公司由贵方投入100万美元,公司总部设立在香港。你们帮我解决在香港的入境问题,今年是1996年,明年香港回归,只要我在回归前能进入香港,回归后我就顺其自然地回到了中国的管辖之内。

 

万还说,我现在不提公司将来在中国国内达到什么规模的问题,因为过去的经历已经证明我有能力在国内做事,我现在提出的目标是,给我十年的时间,我要把新公司办成在世界上排名在前100名之内的大公司。

 

J先生觉得万提出的100万美元的投入并不多。我们算了一下,从96年算起,十年后就是到06年,那时我将65岁,万和J先生都将是60岁,这个年龄段还是可以做点事情的。

 

想到未来的计划,大家越谈越起劲。万总最后问了一个问题,今天咱们初步接触之后,你们什么时候能给我一个准确的回音呢?显然,别的都好办,最难的就是万的香港身份问题。J先生说,一个月吧!万很惊讶,说:这么快?J先生说,这个事情我需要向上级请示,应该不需要很长时间,如果一个月办不下来,那也就办不下来了。万说,我的事情,决策过程肯定会涉及到最高层,如果你一个月就能搞定,说明你的面子好大啊!J先生大声地说,今年3月份台湾海峡的军演,我们还给了他好大面子呢!

 

当天晚上的谈话持续到了半夜,桌上的烟灰缸里,已经塞满了烟头。J先生告辞后,我和万也分别回各自的房间,次日清晨万就离开了新加坡,同日我也立刻返回北京。

 

一个月内一直没有任何消息,过了一个月,我忍不住给香港泰来公司的倪总打电话问,他回复说,别提了,J先生的请示非但没有获得批准,还被批评说他没事找事。

 

于是,这次策划宣告破产。而后来我在这家合资公司干着也没劲,于是也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