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青田看中国经济


昨天我第三次来到青田。这里是著名的侨乡,人口中三分之二是华侨,也就是说每户都有华侨,集中在欧洲的意大利、西班牙等地,带我过来的一位青田籍老朋友说,到了欧洲,不会说外语没关系,只要会青田话,就会一路有饭吃。我接触的青田朋友中基本上也都与华侨有各类直接关系。

为什么这么多华侨?来过青田的人马上就会明白了,这里南距温州几十公里,位于瓯江边上,四周全部是高山峻岭,除了产杨梅、茶叶等,没有什么粮食可产。所以,在过去的计划经济时代,这里穷得无法活人,只有外逃。因此,青田人很早就有远涉国外的经历,有的是做生意,更多的是为了活命或追求新的生活。我认识的一位青田籍房地产老板当年就是爬山到了尼泊尔,然后辗转去的欧洲。

这些华侨在国外赚了钱之后,不断带回家来,不是做些生意就是购买房产,而购买房产基本上是他们投资或光宗耀祖的主要手段,因此,区区偏僻的青田县级城市,城中心的房价每平方米竟然在4.5万元以上,而且还买不到房子。而且,这里还有许多在杭州都难以享受到的纯正的拉菲红酒、原装的意大利咖啡等(都是直接从欧洲带过来的),平时这里消费水平非常高。

上两次来青田分别是2006年底和2008年中间,都直接感受到了花钱如流水的青田作风。但是,这次来青田给了我一个截然不同的感受:青田人不愿花钱了。一是高档的拉菲西餐厅有些门庭冷落、华侨们集中沟通的开元酒店会所似乎也少了些什么、很多商务人士喜欢购买“鲨鱼”牌衬衣和T恤的高档服装店店主也显得有些愁眉不展,她对我说:过去,这里的衣服特好卖,不少人都是十件以上的买,甚至几十件的买。按每件2000元计算,那就是十几万的一次性消费呀。我说:为什么买那么多?为了谈事送礼呀。她说,现在经济不好,没有好谈的,也就是不送礼了。

她接着就唠叨了起来,说,青田很多人现在手上的钱没有前两年多,现钱被房子套牢了,也倒卖不出去了,其他的生意又不太好做,有的大一些的老板又离开青田躲债去了,由于金融危机,华侨在欧洲的生意也不像以前那么红火。

这位女店主就是华侨,她说明天就要回意大利了,再进些货来。不过,她也担心,这样的经济状况持续下去,会直接影响店里的生意。

看来,有钱的青田人现在也面临前所未有的经济局势挑战,因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打压,青田炒房人明显受到了重创,而缺乏其他投资手段使其一时很难摆脱目前的困境。

我想,这大概可以成为中国东南沿海经济的一个缩影吧:炒房的人肯定是受到了重创,其他的人因为要靠炒房的人提供消费,这些人不消费了,其他服务业也就一落千丈了。而且,这些人缺乏转型干其他行当的经验和通道,制造业来钱慢,而且目前也不好干。这批人不是真没有钱了,是不知道干什么了。

这种情况挺微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