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受处分干部重新任职的关爱很费心思
李华新
记者6月22日从四川省委组织部获悉,随着省第二批14个市(州)领导班子换届工作的全面推进,各地在严肃换届纪律方面涌现出不少亮点。置身于风清气正的换届环境中,干部群众普遍感到,找关系、托人情的人少了,闹情绪、比得失的人少了。(《四川日报》110623)
这次的四川的对干部的管理任用,是下了一番功夫的。并且出现了几个亮点:
亮点一,严防干部“曲线就职”。对已那些已经犯过错误,并且是百姓不好,急功近利者,则是如果是再次犯错误,那就不会再起启用了。 第二招是严审其现实表现,对实绩不突出的坚决不用。第三招是严审任职情况,合理安排拟任岗位。眉山一方面对曾犯较大错误的干部,严格把关、从严审批;另一方面尽量避免将其安排到财政、交通、水利、城建、国土等“敏感”部门或单位财务、人事等“敏感”岗位。亮点二是,提前调研摸清干部思想。比如,内江还把监督关口前移,建立起换届纪律问题即时处置机制。凡在考察、谈话等过程中发现有不良反映的干部,一律进行告诫谈话,及时提醒;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即时调查处置,切实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亮点三邀基层代表委员全程监督。今年,许多市州都选聘特邀监督员全程监督换届风气。资阳市从市党代表、人大代表、民主党派、基层干部中聘请了10名特邀监督员。
如此看来,其实对于干部的任用和对那些犯了错误的干部的重新使用,只有在公开透明的原则基础上,并且是有一系列的相应的措施进行监管并且是进行严格的监管,那么对于干部的使用过程中的制度化和规范化的干部任用管理制度就可以逐步走向正规。
其中的那些对于已经有过犯错误的干部的不再任用敏感部门的做法,其实,也是对这些干部的一种保护,现在的这一“保护”政策也应该成为一种制度。不过想真正解决问题,没有一劳永逸的事情,对于干部的管理也是应该在使用中加强监管。有了问题也是需要及时进行约谈,进行“修理”才行。
(济南 李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