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省级“群众工作部”成立的标本意义


首个省级“群众工作部”成立的标本意义

  

  中共海南省委群众工作部日前正式成立,这是全国第一个省级层面的群众工作部,标志着海南省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进入了全新阶段。同日,海南省信访局升格为正厅级,作为主管全省信访工作的省政府工作部门,与中共海南省委群众工作部合署办公,履行党的群众工作和信访工作双重职责。(2011年6月23日人民网—《人民日报》)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自觉贯彻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都是我们党的力量之源和胜利之本。重视做群众工作、善于做群众工作,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在新形势、新任务下,如果更好地使群众上台阶、上水平,让群众满意,是考验党和政府执政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标尺。海南省委率先成立全国第一个省级层面的群众工作部,将群众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具有非常鲜明的政策导向性和示范标本意义。

  对群众主体地位的提升。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人。无论在哪一个历史时期,都必须充分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好群众的主人翁作用,这是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跨入“十二五”时期,群众的需求更加迫切,群众的幸福指数更加需要不断得到提升。而作为省一级而言,更是上达中央、下联基层的重要节点,做好省一级的群众工作,是为党分忧、为民解难的迫切需要。省级“群众工作部”这一专门工作部门的成立,可以较好地研究部署和指导推动群众工作,调查收集社情民意,协调涉及群众切身利益政策的制定,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处理信访工作等,真正使群众的主体地位得到有力有序有效的提升。

  对信访工作的体制创新。体制机制创新,是政治体制改革和做好群众工作的关键所在、力量之源。如果体制不顺、机制不新,势必影响工作的正常开展。当前,大量的问题是以信访形式反映出来,而以前信访局只是省政府办公厅内设的二级局,在处理化解信访矛盾时权力有限,在协调其他单位和部门时,常常遇到推诿的尴尬局面。成立省委群众工作部,是对现有的信访工作理念、体制机制的创新和发展,能够畅通党委、政府联系群众的渠道,对于维护群众利益,理顺群众情绪,巩固群众基础,使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实现社会稳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现在省委群工部和信访局合署办公,其权力和职责更加明晰,解决问题更有权威。

  对执政为民的具体实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党一贯坚持的执政理念。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要求切实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贯彻落实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之中。信访举报工作是纪检监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纪检监察机关联系服务群众的重要渠道,更要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要求贯彻始终,坚持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用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解决群众诉求,不断提高通过信访举报工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保障群众权益的能力和水平。海南省委群众工作部的成立,是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要求的具体实践和生动样本,可以有效提高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水平。

  群众工作也罢,信访工作也成,体制机制的创新、试水、突破,固然重要,但更多的是要狠抓工作的落实,没有具体细致、周密高效的落实,同样只能是自我感觉良好。要通过工作的狠抓落实,及时有效解决群众反映的各类信访问题,尤其对反映的干部违纪违法、失职渎职和严重损害群众利益的案件,以及背后隐藏的腐败问题,要加大交办督办查办力度,并在第一时间反馈查处结果,消除群众疑虑;对党员干部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以及轻微违纪问题,要通过开展信访监督督促其及时改进、防微杜渐,避免群众反映问题搁置积累,从而以群众工作的新成效服务于民、取信于民。

  (倪洋军)

相关新闻:

  海南省委群众工作部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