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先庆:有一种关爱叫“不理不睬”


      自2010年7月以来,我就在家里养了近100盆各种花草(最多时有50多个品种),这些花给我带来了巨大的快乐。现在,我基本上保持家里四季鲜花常开、枝叶常绿,好多时候都是花香满屋。工作和生活之余,打理这些花草,与它们对话,剪枝、施肥、松土、除草、换盆、浇水,常常甚至弄得满身泥土,但还是自得其乐,别有一番情趣。

    在养花植草的过程中,有一点十分让我郁闷。就是到现在为止,前前后后有近三分之一的花草都被我养死了。这让我十分恼火,甚至无奈。因为,面对它们的死,我有时真的不知所措,不知原因何在?无力回天。毕竟,我是非专业人士,只能凭感觉和经验瞎弄。不过,我也永远没有打算进行专业学习,只想跟着感觉走。

    在这些值得纪念的死亡花草名单中,有一种十分常见的绿色植物叫“绿椤”。它绿油油的,我比较喜欢。搬新家时,就列了第一批采购名单。遗憾的是,到现在为止,已经是第三批了。因为,前两批,都不知不觉地走向死亡了。买来时,它们枝繁叶茂,生机勃勃,十分讨人喜欢。我把它们有时放在房间,隔几天又搬到阳台时,以为它们会像外面的宾馆或单位的同类一样,活得长长久久的。然而,遗憾的是,前后二三个月,它们就不可控地死了。

    再后来,当我的第三批“绿椤”又芨芨可危,好象无可救药时,我一生气,搬到阳台的角落里,不理它了。我想,你想死就死吧,看你怎么个死法。我既不给它浇水,也不动它。隔几天,我就看它一下,看它死亡的进程。有趣的是,现在三个月过去了,我没有理它一下,它却死而复活,而且居然又蓬勃地生长起来,长出了一片片新叶。

    这件事对我的触动相当大。好几次碰到外面路边卖花的,我都和他们聊起来。让他们帮我分析原因。由于有些养花工,估计水平和差不多,总是那几句定律,“应该隔几天或一周浇水”之类,没有什么新意,好久没有破解我心中的谜团。好在,最近有一次,遇到一个开着卡车卖花的人,听他的解释,才豁然开朗,原来,我对有些花草的脾气和习性不了解,关爱过多,隔三差五地浇水,有空就折腾他们,使他们被“过度关爱”而死。

    换言之,有一些花草需要二三天浇水,过一段时间就要照顾打理它们。但有一些,它们却喜欢自由自在地自我生长,有了空气、土壤,他们无须你经常理他。过多的关爱他们,反而让他们被“累”死。现在想来,我家里好几类花草,如我的几盆金钱树等,都应该属于被“打理”死的。如果我早就少理它们,甚至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对它们“不理不睬”(我就只看看嘛),或许它们现在还都活得好好的。

    由此,我想到华为总裁任正非一句话,“政府不理我们,就是对我们最大的关爱”。其时,是1999年春天。我参加广东省委宣传部和广东省社科院共同组成的“深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示范市研究”课题组,到华为总部进行调研。在和任总进行交流时,我们问他,希望政府给予哪些扶持和帮助,他就说出这句话让我永远都不会忘记的话。我至今不知道他这句话发表没有,也不知道他本人还是否记得。但当时我是记在心里了的。因为,这是我在当时的调研中听到的最特别、最让人深思、也最具哲理性的一句话。

    由此看来,无论植物、动物,还是我们的社会、企业和人(尤其是青少年),有时是不能过多地被关爱的。在一定的条件和环境下,“不理不睬”,你就远远地看着它们,去欣赏,去观察,而不打扰他们的自由生长,也是一种关爱。因为,有时,我们的“关爱”就是一种瞎折腾、添乱、损害甚至是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