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鸿兵的糊涂账
朱大碌
宋鸿兵先生反对人民币升值,算的是这样一笔账。
“宋鸿兵举例说,外汇占款,比如说中国央行的资产,资产项上是美元资产,负债项是人民币发行基础货币投放,如果这些人民币发行的抵押品美元资产缩水10%,相当于资产项少了10%,要想做平整个资产负债表,有两个办法,一个是央行向政府挂账,欠政府钱;另一个是财政部发行人民币,补足资本金。否则资产负债表是做不平的。央行的自有资本才一二百亿人民币,当美元资产缩水10%,按现在3万亿的美元资产算,也就是说3000亿美元就没了,折合人民币近2万亿,你的资产负债表马上就被打穿了。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平衡资产负债表?最终是通过财政部发行特种国债去补足资本金,而财政部的国债都是与未来所有中国人的税收作抵押的。这种损失被平摊到中国储蓄者和中国未来纳税者的头上,这就是一种损失。
这才是我为什么反对人民币大幅升值的原因。这么升值,相当于把钱白送给别人,或者相当于别人把你的储蓄直接拿走,这已经不是偷而是抢了。”《经济参考报》
这是一笔典型的外行糊涂账。
糊涂在哪里?
既然知道美元缩水会给中国外汇带来损失,为什么央行还要买那么多美元?
宋鸿兵先生起码应该知道美元缩不缩水并不由中国决定,而是由美国决定的。
人民币汇率只能决定美元在中国兑人民币的价格,并不能决定美元兑其它货币的国际市场价格。
人民币不升值,美元在国际市场上该缩水还是一样缩水。
反过来说,人民币升值,不等于美元在国际市场上缩水。
宋鸿兵把人民币升值与美元贬值等同起来,明显是一种技术上的错误。
按照宋鸿兵的算法逻辑,只有人民币贬值,中国的美元外汇才能增值。
但中国的外汇并不是用来倒人民币玩的(外汇本来就是外国的欠货白条,当然还是要用来换取对中国有用的外国实物)。
央行也不是投行或普通商业银行,不需要什么资产负债表,赚人民币对央行来说毫无意义(各国央行都是印钱机器而非赚钱机器,这就是为什么美联储不用巴菲特)。
何况通过人民币贬值使美元外储获利在技术上也行不通(央行只有买进美元,人民币才能贬值,央行一旦卖出美元,必定美元暴跌人民币升值,哪来差价可赚呢?)。
如果央行是普通投行或商业银行,需要资产负债平衡,那么可以肯定央行决不会去高价买那么多弱势的美元(明摆着要亏本的)。
央行之所以可以动用20多万亿人民币巨资高价买美元,就表明央行不需要对资产负债平衡负责,不是普通以赢利为目的的投资行动,而是为了完成一项政治任务--稳定汇率,据说是为了增加出口。
这一点宋鸿兵先生不会不知道吧?
其实宋鸿兵先生并不需要去计算什么人民币升值贬值对外储的得失(这些对外储在国外使用并无影响)。
宋鸿兵先生需要计算的是,中国花了这么大的代价高价买美元“稳定汇率”,究竟对中国有多大好处?用人民币汇率贬值增加出口,究竟是得还是失?
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毫无疑问,用人为贬值人民币汇率的方法,肯定能使出口增加,因为这是在外国人付出不变的前提下,给人家白送东西。
当人民币兑美元从2:1跌至8:1,中国换取同样多的美元需要多付出三倍的代价(只有汇率与币值背离,人为操纵的贬值才会造成这种后果。如果是市场自然贬值,汇率与币值统一则不存在这种现象)。
靠人为贬值、出口退税增加出口,就是用中国的财物补贴外国,白送东西,这才是“把钱白送给别人”。
出口越多,亏的越多。
消耗了自己的能源、资源,破坏了自己生存环境,好处却让外国人得了去(外贸占中国GDP的60%,外资占外贸的60%),发展成了为他人作嫁衣裳。
人为改变汇率并不能改变企业的生产成本,只是把成本转移了,原来是企业亏本,现在是国家亏本,转移到全体国民头上(这也是非常奇怪的中国货在国外比国内便宜的原因)。
企业亏本难以为继,国家亏本却可以持续相当时间,直至整个国家资源耗尽,这是一种多么可怕的败家行为!
自上世纪90年代人民币人为大贬值以来,中国每年白送的东西高达万亿美元,累计超过30万亿美元。所谓“掏空中国”莫此为甚。
这就是中国长期“高速发展”而不能发达的原因。
外国要求人民币升值,只是口是心非的逗傻子玩游戏,实际上还是喜欢中国的便宜货。
美国不就始终否认中国操纵汇率,既然没有操纵汇率,何来升值一说?
中国不升值,美国真高兴,否则谁来买美元、国债?谁来白送东西(每年白送6000亿美元,官方的说法叫替美国人“节省”)?
美国当然希望中国永远算不清账,最好把自己卖了还帮人数钱。
所以对中国人来说,学会算账是第一位的。
特别要学会算大账(不能算小账、糊涂账)。
外贸进出口的损益(收入与支出),是汇率影响的主要方面,关系到外贸整体亏还是赚、得还是失的惊天大账!
谈汇率绝对不可不察。
其它如人民币汇率的来龙去脉,央行与投行的区别,汇率与币值的关系,有何成功范例(靠人为贬值出口崛起的国家一个也没有),也都是谈人民币汇率必须交代的问题。
这些必要的方面一概不谈,随便弄个算式就来谈人民币汇率,当然只能是盲人摸象--瞎说一气(国内专家大多如此,不算大账算小账,不谈外贸得失只谈外储、热钱,其实外储、热钱不但是小数,且都可以控制)。
宋鸿兵先生虽然有一些文学天赋,阴谋论编得活灵活现,但一旦接触经济领域的现实问题,还是显出了外行的原形。
建议宋鸿兵先生还是往文学方面发展,俗话说隔行如隔山,莫以纸上谈兵误导国人。
经济方面,大家不妨看看蔡定创,这是中国少见的比较靠谱的经济学理论。其它多是“浮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