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V到底适不适合中国人?


今年以来,轿车市场显现疲态,SUV却斗志昂扬,一季度销量同比增长46.75%,远远高于乘用车10%的增速,并一举把市场份额提高到10%以上。在全球SUV都比较疲软的情况下,为什么中国反倒成了SUV的狂欢地?

 

欧、美命运两重天

 

在欧洲,由于油价高、排放标准高、群众觉悟高,致使油耗高、排放高、浪费能源和空间的SUV命运悲惨,简直是风刀霜剑严相逼,几乎没有了容身之所。比如法国,就一直想把SUV逐出城市,政府要出台限行政策、民间环保人士瞅空子就对SUV下黑手,抹点泥、扎个胎什么的,以示厌恶和警告。

 

美国人在上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中也吃过大亏,对油耗较低的小型车有过短暂的兴趣。不过,危机一过,美国石油供应“价格便宜量足”,美好时光一来就是20多年,直到最新一轮石油价格上涨。20多年来,美国人烧油就像烧白开水,大皮卡、全尺寸SUV大行其道,到本世纪初,这些油老虎的销量已经超越轿车,美国也由“车轮上的国家”进化为“越野底盘上的国家”。2008年金融危机加油价飞涨,一些美国人又产生舍SUV而小车的念头,不过,这种念头似乎只是一闪而过,最近看报道说,美国的SUV销量近来又在上升——美国有句名言说,直到世界最后一滴油烧完,美国人才会放弃他们的SUV。

 

走中国路还是SUV好

 

美国人狂爱SUV,跟美国地盘大、地形较复杂也有关系。地盘充裕,体量大的SUV能活动开,拐弯停车什么的也不费劲;各种地形地貌齐全,SUV就有用武之地,偶尔想撒撒野了也能找到地方。这点跟欧洲和日本这种地窄人稠的国家不同,比如在日本,街道窄、车库车位都比较小,要是开个大家伙,简直是跟自己过不去。

 

中国的地盘大,又有三大阶梯、四大高原、四大盆地,貌似也是SUV之用武之地,要是开辆SUV上山下乡确实比较拉风。而且,中国的路况要比美国复杂N倍,没辆SUV有时候还真是不好使。

 

河南梆子《朝阳沟》中,城里女学生银环同志唱道:“祖国的大建设一日前里,看不完说不尽胜利的消息,千条路我不走选定山区,离城市到农村接受教育。”重温这种经典唱段实在让人激动,到现在,祖国的大建设依然是一日千里,看不完说不尽修路的消息。本以为畅通无阻奔前程,谁料想半道修路须绕行,遇上老乡拦路收费还倒好,最怕从此前路无人问。

 

我国的公路修得快,坏得更快,出外在外少不了碰上施工绕行的时候,驶离铺装公路的时候,轿车们往往力不从心,娇弱的底盘少不得被路面的坑洼骚扰蹂躏,此时,车主们的心起起落落,禁不住唱起“我的黑夜比白天多,我不要这样过”。


出门时见过这种路否?

 

别以为在城市里就可以高枕无忧,现在很多城市都像个大工地,到处施工,好在提供的绕行路线会有简单处理,轿车尚车通过,但面对此情此景,有几人不想开着SUV睥睨群小绝尘而去,潇洒走一回?何况我国的道路多为三块板,而两边高出的便道已成为汽车的栖身之所,SUV大大方方地直接开上去停靠,而轿车往往绕树三匝,苦苦寻找何枝可依,一个不留神,底盘就被马路牙子啃了。

 

要是一个人外出旅行时抱定“千条路我不走选定山区”的决心,没辆SUV,还是趁早死了这条心吧。

 

按照适者生存的道理,中国应当比美国更需要SUV,现在中国的SUV的比例只占10%多一点,显然不合理,保守估计也能赶超美国,到五成没问题吧。

 

装载、装B两相宜

 

SUV不但通过能力强,能走烂路,而且比同级轿车更宽畅高大。美国人不搞计划生育,只要不丁克,哪个家庭不生个三个五个的的。SUV可以轻松布置7个座椅,有着能拉能装的大空间,对于拖家带口的家庭非常实用,实为居家旅行必备。



 

中国人虽然“只生一个好”,但必须“要养两个老”,由此形成了“421”家庭结构。老老小小加起来,一辆轿车还真盛不下,要是来辆全尺寸SUV,一下子就都搞定了。

 



当然,美国人也不全是实用主义者,其中也有不少装B主义者。有很多人买大SUV就是为了狐假虎威,喜欢钻进长相威猛的SUV中充大瓣蒜。一个拖家带口的男人买辆SUV或许是为了实用,但美国很多SUV的买家是刚刚大学毕业的姑娘小伙儿们,这些人买SUV就是为了扮酷。

 

SUV比起轿车来简直是高头大马,驾乘者高高在上,自我感觉那叫一个良好。而且SUV底盘和车身坚固,钣金厚实,能给人以力量感和安全感,开出去溜溜,实在是装门面的最佳拍档。

 

这一点在中国买家看来更是深得我心。当轿车开始普及的时候,一些比较有实力的同志开始考虑另辟蹊径,选购既能彰显实力又与众不同的车型,SUV有型又有个性,甚至比高一级的轿车更受青睐,比如CR-V之于雅阁、途观之与迈腾、Q7之于A6。

 

想当年,美军的威利斯在二战战场上声名远播,这种结构简单、性能可靠、惯走烂路的军车在战后的民用市场上也受到追捧,英国的陆虎公司模仿威利斯制造了一种“农用车”,十分适合奔走于田间地头,于是这种陆虎被亲切地称为“农民之友”。1970年的时候,陆虎又创造性地赋予越野车于轿车的舒适性和精良的做工,开越野车豪华之一脉。后来,美国人又用“切诺基”开创了“运动性多功能车(SUV)”流派。至今,除了坚持威利斯硬派路线的吉普牧马人之流,越野车又呈豪华派、城市派、crossover派、mini派等等,可谓流派纷呈,而豪华派、城市派尤以其观感气派而成为人们展示实力的流行道具。

 

美国人喜欢全尺寸的SUV,长超过5米、宽超过两米,动力至少6缸4升以上起,威风凛凛杀气腾腾的大家伙深受美国男女老少的喜爱。这种毛病流传到了中国,不过,中国人不比美国人财大气粗,普通人无福消受豪华SUV,这种车成了富豪群体的专属座驾——SUV上世纪40年代还是“农民之友”,现在一跃而成“富豪之友”,真是新旧社会两重天呵。

 

中国人民对于气派的追求与美国人民保持了高度一致,纵然不能拥有大尺寸豪华SUV,整个“城市越野”也能聊以自慰。

 

这就带来个有趣的问题,中国人到底更看重SUV哪一点?

 

欧洲最好卖的SUV是日产的逍客,据说销量能到大众途观的两倍;日本最好卖的SUV是日产的奇骏,长久地占据SUV销量第一的宝座;而中国最好卖的是本田CR-V。

 

逍客体型较小,在SUV中属于相当省油的,而且公路性能比较强,看来,欧洲人买SUV也是把节能放在第一位的。在日系城市SUV“三剑客”中,奇骏的越野能力最为强悍,RAV-4居中,CR-V的越野能力基本就是鸡肋了,日本人比较认奇骏,看来是比较注重性能。在中国,CR-V大卖而奇骏、逍客没落,概因CR-V长得更帅。CR-V是同级SUV中豪华感最强的车型,SUV造型中隐隐透出轿车的气质,而逍客因小巧而失去气派、奇骏因粗犷而失去华美,均不如CR-V那样显得稳重有余、派头十足。

 

富人有多少,SUV有多少

 

如果不考虑存款、不考虑收入、不考虑油价、不考虑维修保养等等问题,兄弟我心目中的理想之车是丰田的陆巡。此车常于新闻联播中的国际新闻部分中惊鸿一瞥,车身上喷涂着“UN”字样出没于战乱地区。它真是能拉又能装、经蹬又经踹,在街上在桥下在田野中,随随便便可以走过无人问津的地区。

 

像陆巡这样的SUV,在城市里和公路上开着可以像轿车一样舒适,上山下乡也不在话下,完全无惧修路绕行和马路牙子。而且这种大尺寸的SUV都是七座八座布置,一家老小外加行李可以一车尽收,真可以算得上是一车在手、别无它求。

 

如果要说有缺点的话,就是这种车费用太大了,车价完全不在中国普通百姓考虑范围之内,即使白给咱一辆,油钱也出不起。

 

说实话,要是咱的收入跟老美差不多,油价跟美国差不多,SUV的售价也跟老美差不多(美国人要买辆陆巡,那意思跟咱们的工薪阶层买辆捷达一样,没太大压力),估计中国大地上到处是陆巡、神行者、大切,顶不济也来辆森林人途观什么的。

 

现在的SUV,集轿车的舒适性、旅行车的空间、越野车的通过性于一身,如果有一堆车摆在面前而只能选一辆的话,估计8成地球人会选SUV。SUV适合所有人,更适合发展中的中国。但歌中唱道:教我怎么不难过,我劝你灭了心中的火,SUV虽好,还要钱包做主呵——虽然SUV很适合你,但你的钱包不见得适合它。

 

中国有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钱包比较给力,于是出现了SUV的热销场面。但归根到底,这还是富人专属品,虽然有专家预计SUV会有10年的高速增长期,但看看摁不住的油价和“被消失的中产”,形势未必如此乐观吧。

 

(此文授权新浪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