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傅雪峰

汽车评论

延长保修期,车主划算吗?


   东风本田近期要推“延保”,意思是,还在保修期内的车辆,车主可以支付“一笔相对较小的费用”,就可以选择延长“一年或三万”或者“两年或六万”的原厂保修服务。有媒体为此拟的标题中,出现了非常诱人的说法,说东风本田汽车“保修期最高达5年或16万公里”。

 
  说法很诱人,但车主能得到的实惠有多少就很难说了。“延保”是汽车行业这两年比较流行的一个说法,像东风本田这种让车主“掏钱买保修”是一种,还有慷慨...

Read more

“小跑”慢跑,让轿车先跑起来


   广州车展上的“山寨车”大为减少,除了几款SUV有山寨的影子,只有几款“合资自主”车有“山寨”同门之嫌。以前在这方面颇有建树的比亚迪开始“秀技术”,除了电动技术还大谈“Ti+DCT”。自主品牌似乎脱去了稚气,不再走调皮搞怪路线,比亚迪也不再用靠S8这样的“平民跑车”来吸引眼球。S8去年车展上还被比亚迪视作明星,用以提升人气,现在改走“技术”路线,可以算是“回到原点”,而从2006年以来...

Read more

靠买办们搞不成“合资自主”


   吾国搞汽车合资快30年了,这次广州车展上,广汽本田执行副总经理姚一鸣的一番话让人们的心拔凉拔凉的。姚总悲壮地说,合资企业技术这一块是给外方完全控制和垄断的,我们自己要换一个螺丝,也要经过本田的批准。

 
  这话听上去比较熟悉,以前大家津津乐道的是,大众在中国的合资公司想改一个车门把手都要经过德国人点头。
 
  这是一件很伤自尊的事。都说多年的媳妇熬成婆,中国汽车业“市场换技术”搞了近30年,一个螺丝都不让自己换,换个把手也要向外国人打报告,合资企业的中方混了这么多年仍然是受气的小媳妇。当年搞合资时,中国国内市场一年只...

Read more

自主品牌不忙向B级车冲锋


  迈巴赫,这个如此显赫的品牌在如此显赫的戴姆勒手中也玩不转了。从2002年复活这一品牌以来,戴姆勒公司已经扔了十几亿欧元,但回报却很可怜:去年,迈巴赫只卖了157辆,在同一年,劳斯莱斯的销量是2700多辆。想靠迈巴赫让品牌更上一层楼的戴姆勒公司苦撑9年之后只好认栽,收回野心,专心去搞奔驰了。
 
  以戴姆勒的实力,在品牌向上的道路上走得也是灰头土脸,可见,品牌提升大非易事。戴姆勒有奔驰垫底,搞搞迈巴赫也是搂草打兔子,顺道儿玩儿上一票,中国的自主品牌也在搞提升,但却被是被逼到了非提升不可的边缘,否则,几年辛苦打下的江山,很快就会被合资品牌蚕食,一步步地完蛋。合资品牌原...

Read more

车主们为何会有帮派之争?


   作为一名前神车党成员,在青葱岁月中也没少跟在党棍后面瞎起哄。比如,我曾经嘲笑过某车的车皮薄得吹弹得破,也曾经为别人买了“吸能车”而怒其不争,当论坛中有了异见份子时,就义正词严地斥其为车黑,当“对撞”事件引发汽车安全之争时,义愤填膺地跑到敌方论坛参与群殴。

 
  车友间的朋党之争,让人想起当年的“齐向东”、“扫残云”、“谁能敌”之类的战斗队,似乎是要不顾一切地支持什么、维护什么。道不同的战斗队爱搞武斗,门户之见较深的车友爱搞文斗,不管是武斗...

Read more

人不安全,汽车再安全也白搭


   我所在的省会城市,规模在全国的省会城市中顶多算是中等。这个城市中,交警平均每天处理的交通事故在200多起,如果算上没有报警的单方事故、私了事故,估计得突破300起。其中,某一条全立交的城市快速路上,由于通行速度比较快,平均每天发生交通事故近40起,如果如果赶上雨雪雾等不好的天气,这条路上一天出个百十来起交通事故也不稀奇。

 
  由于交通事故多,马路上危机四伏,中国人现在对于汽车安全的重视程度异乎寻常地高。10年前,老百姓买车时只想到能用就好,现在即使一个农民也懂得问问自己要买的车有几个气囊,一个经常泡网的小市民也能问出诸如“这车上的ABS是不是...

Read more

买车砍价,忽悠之中见真功


   年终岁尾,周围又掀起了一波小小的购车潮,本着“亲友如相问,冰心在玉壶”的传统美德,和“放着我来”的现代贱男精神,兄弟我几次陪人到4S帮闲,亲历砍价中的尔虞我诈,收获的一点小心得不敢独享。

 
  买车砍价,天经地义。如果你在汽车4S店里看到一位一掷千金、不用找零的二逼中年,这车多半是给二奶或小情人的,这种冒着傻气的假潇洒,一看就是秀给身边的小女人看。我见到很多有钱人在买车时比我等小民都辛苦,一位开矿的老兄,为了能买到少加价的Q5,巴巴儿地等了好几个月舍不得出手,最后辗转外地,少加一万提了辆车。
 
...

Read more

中高级车降价的底线在哪里?


   2011年,车市上最大的看点就是中高级车之间的价格大乱斗。中高级车一向养尊处优,偶有争斗也是温文尔雅,打起价格战来像江湖卖艺的,拿着真刀真枪,玩儿的却是花拳绣腿。但世道在变,今年的价格战打着打着就急眼了,下手明显不留情面:不把你丫开了瓢算老子白混了!

 
  现在中高级车动起手来,一个比一个狠,降个一万两万的属于小玩闹,三万四万的才有说话的资格。以前是围着20万区间开打,现在直扑15万区间。去年,马6直降3万,到14万区间另开场子,一时战果辉煌,引彩声无数,但当时的惊天一招,放到现在也就稀松平常,就算你直降4万,要是不掏广告费,连媒体的版面都上不了。
&n...

Read more

中国人的汽车为什么不能小下来?


   在近日举办的“石油市场研究成果交流会”上,专家们再弹“中国油价偏低”的调调,还忧国忧民地强调了“低油价”带来的种种弊端:比如,“低油价实际上补贴了富人”,“鼓励了不合理消费”等等。中国的油价到底高不高?要让石油巨头和他们的帮闲说,再翻一番都不高。不过,现在的油价之下,中国的汽车并没有被迫减小尺寸和排量却是事实,这可能也是专家们“鼓励了不合理消费”理论的由来。

 
  如果对全球四大汽车市场中,汽车的大小做个排名的话,...

Read more

没有保护,自主品牌将伤亡殆尽


   2011年,中国车市不再像打了鸡血一样的亢奋,销量跟上年差不多闹个平手。这未尝不是件好事,该喘口气了,主要是该让拥挤的城市、肮脏的空气喘口气了。不好的消息是,自主品牌汽车的市场份额又在下降,自主品牌可没有停下来喘息的机会,合资品牌那张绞杀的大网正在一点点收紧。

 
  自主品牌汽车现在占着4成多的市场份额,比较主流的整车企业也有10余个。这个数字,跟全球汽车巨头的数字差不多,全球数得着的汽车企业也就是10来个。汽车百年中,欧洲、美国曾产生过无数个汽车企业,你死我活的争斗中,美国剩下了“三大”,欧洲剩下了德、法、意三个汽车大国,英国、瑞...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