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竖一:审计署公开“三公”明细表开了好头


文/罗竖一
 

     审计署,于国家而言,其地位和影响是举足轻重的。尤其在这社会转型期,面对形形色色的贪污腐败等官场丑态,以及其它一些社会丑恶现象,审计署的所作所为更是关乎中华民族之命运和前途。

      但在公开“三公”经费支出情况的问题上,审计署却像众多的中央部门一样爽约了。故此,笔者跟全国民众一样失望,而于2011年7月7日发表的时评文章《不按要求公开“三公经费”的底气何来?》中直言:“于此,笔者弱弱地试问:财政部自己的“三公经费”为何不按时一一公开呢?是因为有什么见不得光的开支而被迫自抽嘴巴子吗?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作为主管全国审计工作的中央部门,为何也不公开自家的“三公经费”呢?如此,去审计别家会脸红吗?”

      笔者之所以如此言语,其实并无恶意,而只是想督促财政部、审计署等中央部门能按照国家和亿万中国民众的要求,早日如实地公开其“三公经费”。

       另外,面对中央部门均未公布“三公经费”明细表的令人遗憾之现实情况,笔者于7月8日再次撰写了题为《何时公开“三公”经费支出明细表?》的时评文章。

       而今,让亿万中华儿女感到比较欣慰的是,据7月12日《京华时报》消息,7月11日,审计署公布了其“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情况,是继科技部、中国工程院、国家文物局、教育部、中科院后第6个公布“三公”经费的中央部门,也是公布内容最详尽的一次,告知了公众“三公”经费到底用在了哪些地方,如购车4辆,花费115万元,公务用车206辆,平均每车运行维护花费5万余元。不过,在审计署此次公布的“三公”经费情况中,说明使用详情的,只有去年的实际支出情况。去年和今年的预算仍是比较笼统的数字。

       审计署此举,尽管迟到了,且尚有不尽人意之处。然其毕竟开了一个好头,因为它“告知了公众‘三公’经费到底用在了哪些地方”。而亿万中国民众最为关心的就是纳税人的钱究竟都被用在了哪里。

       常言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而国务院曾经三令五申地要求中央部门不但要公开“三公”经费支出情况,还要“细化公开内容”。

       既如此,尚未公开“三公”经费明细的中央部门,你们难道还要继续观望或者对抗下去吗?

       最后,笔者希望有关中央部门,能够站在维护中央权威、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提升其自身形象和取信于民的高度,顺应时势而尽快地公开“三公”经费明细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