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开始,由于中国猪肉价格突然大涨近100%,导致当时的CPI涨幅较大。当时看到一个笑话:沙和尚对猪八戒说:“二师兄,现在你的肉比师傅的肉都值钱了。”这两天,又看到了这个笑话,多年以后,如果再看到这篇博客,或许可以回忆起2011年年中曾经因为猪肉价格的大幅上涨导致中国通胀有了新的上涨动力。
在我在江苏农村上小学时期,我就发现,无论是油菜籽,还是薄荷油,或是黄豆的价格,每当第一年价格特别低的时候,第二年当地农民会明显减少种值面积,于是第二年因为产量低而价格大涨。反之亦反,现在我在股市中有时候喜欢反向操作,在很多事情上喜欢逆向思维,和当时的观察不无关系。
很多农产品价格的生产周期顶多只有一年,所以价格的涨跌很快就会逆转。以去年的大蒜为例,中国东部大蒜之乡,山东省金乡县,去年因产量低和社会资本囤积炒作,价格大涨。但今年当地的收购价格已经跌到1.4元/斤左右,农民亏损较多。去年秋天开始,棉花价格暴跌,但今年上半年,一直在阴跌。中国的耕地虽然一直被房地产建设所侵占,但数量远远达不到质变的地步,而且中国各种农产品的产量由于种子、化肥等原因,一直在提高,所以一旦有某种农产品的价格大幅上涨,产量很快就会上升。在目前,由于棉花、糖等农产品成为期货市场上的交易品种,不需要产量实际兑现,只要有关播种面积、生产情况等信息比较明确以后,期货市场上的价格早就有所反应了。
猪肉价格的上涨和农产品非常相似,2007年至2008年猪肉价格的暴涨,导致2009年开始猪肉供给大幅增长,于是2009和2010年猪肉价格跌得非常厉害,当时不少养猪的农民亏损比较多。于是很多农民亏本卖猪之后,发誓再也不养猪了,一些倒霉的母猪被杀掉。这样,今年猪肉价格大幅上涨就是必然的结果。未来几个月猪肉价格明显下跌,我看也是可以预期的。只不过再次暴跌的可能性不大,因为本次猪肉价格的上涨有新的上涨因素。
猪肉价格最近被很多经济学家和A股市场中的一些投资总监、首席经济学家关注,是因为通胀目前是影响中国宏观经济的关键指标。可以肯定地讲,只要通胀形势没有缓解,中国的货币紧缩政策(其实是假紧缩,实中性)就不会改变。如果连猪肉价格都让众多的人焦虑,恐怕说明几个问题:
1、虽然中国经济总量已是世界第二,但中国上上下下对这种实力全面缺乏自信。
2、中国经济未必有长远的安排和打算。这一点从房地产政策上就可以看出来,一方面房价不能再涨,另一方面地方政府从土地上的收入又没有办法断奶,对保障房的投入没有制度的保障,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还要马儿跑的时候拉马粪。如果中国经济有长远的安排和打算,顶多一年时间后,因为供应短缺因素带来的价格上涨很快就会平息,这个问题根本就不值得一提。
3、对猪肉价格的周期性上涨缺乏调控的执行手段。2010年上半年,我记得当时猪粮价格比是很低的,当时政府出资收储了一部分猪肉,但显然量不够大。我估计原因很简单,政府部分感觉花钱收购一种价格正在跌的商品感觉不划算,小农或是小市民意思作怪。但最近价格创了2008年以来的新高以后,又没有抛售当时的储备,恐怕同样是赚钱意思在作怪,想多赚一点。
一些政府部门的执行能力在下降,这是毫无疑问的。就比如国务院要求中央部门公开三公消费。首先公布的数据都是自说自话,未必是真实的。其次公开了也未必要求严格调整。但即使如此,期限已经过了,只有中国工程院等三个部门公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