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XX报》《产业经济》专刊合作办刊方案


《中国XX报》《产业经济》专刊合作办刊方案

为了充分发挥报纸的独特优势和报社员工的潜能,实施强强联合的发展战略,经充分协商,报社和费建法xxx就创办《产业经济》专刊达成以下合作办刊协议:

该专刊实行报社统一经营,独立核算。为了确保报社的正常运营,该专刊在双周刊保质保量出版的前提下,以每版1万元的出版成本和报社结算;每版的经营收益高于成本时,报社按总收益的40%提取奖金,对费建法及专刊经营人员予以奖励;为鼓励工作人员为报社发展献策献力,该专刊在完成全年运作成本之后,报社按该刊成本后收益额的70%提取奖金,由费建法对专刊工作人员予以奖励,但税费由受益者自行缴纳。

为保证该专刊的连续出版,报社同意由xxx提供出版成本保证,并将该专刊的经营收益权转交给xxx,但所有的经营收益必须经过报社指定的账户,报社收到收益款3个工作日内,为xxx提取奖金。如发现有经营款项由经营人员私自收取,未经过报社账户,报社有权随时中断转交的经营权,并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如报社未按约定给xxx提取奖金,xxx有权中止保证义务,并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为保证办刊质量,报社经过详尽考察,决定聘用费建法为该社正式员工,享受报社正式员工的福利、工资待遇,并任命费建法为《产业经济》专刊的执行主编,于协议签订一月之内,给费建法换领该报的新闻出版署记者证,在报社同意的办刊方案框架下,由费建法全权负责该专刊的采编工作;

为了保证新专刊的采编工作顺利进行,报社在保证费建法身份的前提下,还免费提供办公场所并配备相应的工作人员。初创时期,经xxx和费建法协商推荐,报社同意聘用3名工作人员,发给报社的工作证;经试用、培训、考核合格后,可以申领新闻出版署记者证。但因工作需要,聘用已有2年正式记者工作经验且无任何违规行为、并已领有新闻出版署记者证的工作人员,报社考核同意后,应尽快换领新闻出版署记者证。在采访力量不足的时候,报社应当协调其他部门工作人员配合工作;并随着该刊版面的增加,相应增加记者和工作人员的数量,提供相应的办公场所。

办刊方案一:

刊名:《产业经济》

宗旨:地方经济的特色就体现在不同县域的产业经济上,通过引导各县区因地制宜发展独具优势的产业经济,也就成了壮大县域经济的不二法宝。因此,关注产业经济的政策和发展方向,及时调查解剖产业新现象和拐点事件,对贯彻科学发展观有着重大的社会意义。

主要栏目:

《产业向导》:及时关注产业发展的大政策(部委思考)、产业发展大趋势(省市规划)以及特色产业发展的大思路(县区决策);

《产经观察》:对各地发生的产业新事物和独特做法予以扫描,让读者了解产业前沿的发展现状和探索;

《产经人物》:对各产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典型和关键人物的心路历程予以全面解剖,以期人们能够从中得到发展启示;

《名企风采》:精彩展示各产业领头企业的成功之道和迷人风采;

《产经论坛》:社会各界人士对产业经济的“乱弹”,不求专业权威,重在新奇独特,以激发业界人士的灵感为目的,可以通过网站和聊天器互动,也可浓缩各家的经典语录;

《产经调查》:对各产业出现的重大拐点事件,予以纵深调查剖析,让业界和决策者明了该事件的路标意义,将本刊打造成产业发展的风向标。

办刊方案二:

刊名:《法制&发展》

宗旨:依法治国是党确定的基本治国方针,发展经济是当前我国各级政府的主要任务。如何在法制的前提下,大力发展经济,是当前社会的热点,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研究课题。因此,通过法规解读和成功典型的推介,是促进法制建设和经济发展双赢的有力举措,这也是推进和谐社会构建的主流舆论导向,是应当唱响的宣传主旋律。

主要栏目:

《新法解读》:对当前即将实施的新法规进行法理和社会影响的解读,特别注重对当前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热点关注》:对当前经济领域产生重大影响的热点法规及典型案例进行调查分析,以促进法制和经济的同步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成功典型》:推介在社会综合治理和依法管理方面做得比较成功的典型县区和单位,以发挥模范引导的社会效应;

《执法先锋》:对依法管理取得显著成果的典型个人的典型事迹和心路历程予以全面报道,给人们破解“执法难”树立正面典型;

《它山之石》:通过国内外法治与发展的对比研究讨论,给我国的法制和经济建设与以启迪;

《前车之鉴》:通过对个别地区和单位工作中典型的不足和失误的细节解剖,让人们明白失误是怎样造成的,指导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提高矛盾地调处技巧,促进社会和谐和进步。

                                                    费建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