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考研值得深思?


最近看到一则消息,关于博士的收入水平的报道,看后唏嘘不已。以前说“知识改变命运”但是却有一段时间是“不读书也能致富”,到了21世纪10年代又被演变成了,“读了书也不能致富------”。
到底是怎么了,这个社会?关于未来,我们学子到底该如何取舍?
部分正文如下:
日前出版的《中国博士发展状况》昨日在武汉发售,披露博士在收入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该书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调查涉及289所博士培养单位,以及16个省份的近200家机关和事业单位、100多家企业;回收有效问卷35626份,其中博士发展质量问卷31251份,占我国恢复博士教育后毕业博士的13.5%。
据统计,截至2008年,我国累计授予博士学位近28万人。1995年至2008年,博士学位授予的门类以工科所占比例最高,约占40%;其次分别为理学、医学;教育学、哲学所占比例最低,均不足2%。博士毕业生中,在政府部门工作的约占4.5%。
调查显示,博士平均每月可支配收入低于3000元的占37.5%;3000元至4999元的占40.9%;5000元至9999元的占16.1%;高于1万元的占2.3%。不同学科之间收入存在较大差异,农学博士“最穷”,经济学博士“最富”。农学博士每月可支配收入不足3000元的比例达54.3%,而每月可支配收入比例最高者集中在经济学博士。
对于博士的培养质量,11.6%的个人认为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学术氛围、导师指导、学科水平被认为是影响博士培养质量的三大主要因素。社会环境、家庭状况、经济条件则是影响博士职业发展的三大主要因素。
教育专家杨一平认为,有人读博士是为了给今后找个好工作“加分”。“读博士真的很折腾。”今年从华中科技大学博士毕业的小李有一次在与学弟、学妹们交流时说,“读博士要耐得住寂寞,别指望读了博士就能赚大钱。”
随着就业压力的不断壮大,有很多人认为,考研、考博是一条很好的道路。看了此文后,不知你是否有了其它想法?面对自己人生的十字路口,又该做出选择了,是继续在象牙塔里攻读学位,还是面对这个迟早要面对的现实社会,勇敢地去搏击商海。
人生有很多选择,关键的也就几步。选对了,可以少走弯路,帮助我们迅速成长。
        行业决定未来,方向比努力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