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家宝总理指出,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坚持宏观调控的取向不变,把握好宏观经济政策的方向、力度和节奏,提高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前瞻性。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国内外环境仍然十分复杂,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还不少。特别是面临着通胀高企,经济增速出现下降苗头等双重压力。在这个关键时期,一些宏观调控等一系列大政方针政策如何开展,如何从宏观政策上应对这个复杂局面,成为社会各界、专家学者、各种研讨论坛议论、讨论的主要话题。特别是6月份CPI同比涨幅高达6.4%,创下近三年新高后,使得各种议论声音白热化。社会各界、国内外市场都在静候高层声音。这时,温家宝总理来到陕西考察,并明确提出“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坚持宏观调控的取向不变”,给宏观调控政策定了调子。温总理在考察中有两个方面需要我们认真聆听、把握。
温总理对生猪生产、流通等环节存在的问题进行调研,一方面体现对百姓生活的重视,另一方面从源头上狠抓通胀的治理。6月份助推物价创新高的主要因素是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4.4%,影响价格总水平上涨约4.26个百分点。其中一头猪又成为“带头大哥”。仅猪肉价格上涨57.1%,影响价格总水平上涨约1.37个百分点。食品类价格涨幅最低的是鲜菜价格上涨7.3%,最高的是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32.3%。这说明6月份涨价的都是与人民群众生活生存密切相关的商品,对百姓维持最基本生存生活带来压力。特别是猪肉价格的暴涨已经影响到城市市民的生活。正如温总理所言:猪肉消费是群众的刚性消费需求。稳定猪肉市场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
就一头猪的问题,政府在权衡养猪的农民利益和吃猪肉的市民利益上存在两难选择。但是,似乎猪肉价格上涨影响到了市民消费利益,而农民却并没有增收,价格上涨没有起到调动农民养殖积极性的作用。我们从温总理与养猪农民的对话中可以听出弦外之音。温总理说:“猪肉价格上涨,农民收入增加,我很高兴。但城市中低收入群众感到难以承受,我有压力。我们的目标是,既调动农民养猪积极性,又让城里人吃上价格合理的猪肉。请你们谈谈猪肉价格上涨过快的原因。”养猪农民说:“一是去年猪肉价格太低,农民养猪少了。二是疫病严重,防治困难,影响养猪。三是饲料和人工成本上涨。今年猪肉自然贵了。”旁边插话的农民话语更让我们深有感触:“总理,现在猪吃的东西比人吃的贵,看病花销比人高呀!”。目前的猪肉价格上涨使得市民消费利益受损,而养殖农民却也没有得到利益。这是一个大问题。2007年那波猪肉价格畸高推高通胀时,温家宝总理就是来到陕西考察,随后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养猪的政策,这次总理又来到陕西考察,相信扶持生猪生产、流通等政策也将出台。
另一个方面是,温总理在考察物流时,司机李沛林说,从西安到珠海跑一趟,仅过桥过路费要收5000多元,太高了。运输公司经历孙西文等提出了过桥过路收费多、燃油费用重、税负高、贷款难等问题,希望给予解决。温家宝说,这个问题一定要解决。振兴物流业的措施不但要迅速出台,而且要令出必行。笔者认为,社会反映激烈,已经开始阻碍我国经济发展的高过路过桥费、高税负、高燃油费等问题已经进入最高层视野,相信一系列措施将会很快出台。
抓生猪等农副产品生产、流通,抓物流的高收费、高税负、高燃油费等来应对通胀是抓到了根本上。通过扩大生产,增加供给,大幅降低商品中的税费、燃油费等刚性成本是应对通胀的釜底抽薪之举。同时,“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坚持宏观调控的取向不变”给市场放出的信号是,调控政策特别是货币政策工具不会放松,笔者还是那句话:通胀高企之下没有好行情,请投资者务必注意投资风险。再者,建议减税降费的财政政策尽快出台。
“坚持宏观调控取向不变”放出的信号
评论
编辑推荐
6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