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购令”席卷全国,是给力还是浮云?


  房价涨!涨! 涨!政府调控措施也不断:限购令、房产税、国八条…一个目的就是降!降!降!但真的能降房价吗?今年以来,部分二、三线城市楼市的“逆势躁动”增加了调控的不确定性,“限购令”的推开势在必行。被视为楼市调控“杀手锏”的限购令将扩大覆盖面。7月12日举行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已实施住房限购措施的城市要继续严格执行相关政策,房价上涨过快的二、三线城市也要采取必要的限购措施。限购令这剂看起来很严厉“假药”会将楼市带向何方呢...

  在“最严调控”持续发力之下,今年以来各地楼市风景各不相同:部分地区房价出现松动迹象,而一些二、三线城市的房价却表现“生猛”。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发现,今年1-5月,70个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涨幅达到及超过5%的城市分别有44个、45个、42个、38个、33个,均为二、三线城市;虽然数量逐月减少,但与一线城市相比依然“涨势逼人”。1月份,涨幅最高的岳阳达到22.0%;涨幅列第五的丹东也有12.3%;至4月份,丹东以11.3%的涨幅领涨,而排名第五的吉林涨幅也有8.5%;5月份,丹东、乌鲁木齐、秦皇岛等地涨幅均在8%以上。而表现更突出的城市可能还在70个城市之外。比如,山西榆林、内蒙古鄂尔多斯(600295,股吧)等非限购城市已位列国内楼市投资者最活跃地区,房价五六年间上涨六七倍甚至十倍,今年以来也是涨势逼人。中国指数研究院副院长陈晟认为,部分二、三线城市房价的较快上涨,其主要动力既来自城镇化快速推进中居民住宅需求的较快释放,也包括一线城市“限购”后炒房投资需求的转移助推,采取必要的限购措施势在必行。

  房地产业牵动面广、带动力大。既要从严遏制房价过快上涨,又要确保其能平稳健康运行,每次楼市调控“保”与“压”的力度、节奏和重点,都考验着决策层的决心和智慧。当前房地产市场调控正处于关键时期。与“取消限购令”等期待相呼应,不少地方调控政策执行并非无懈可击。“部分城市房价上涨压力仍然较大,有的城市调控力度有所放松。”12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

  目前,国内外环境仍然十分复杂,宏观调控面临的“两难”问题增多。持续“降温运行”的楼市如何确保自身良性发展,并发挥应有的经济带动力?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要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加大政府投入和贷款支持力度,确保今年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11月底前全部开工建设”,“要认真落实今年的住房用地供应计划,确保保障性住房用地,加快普通商品住房用地投放”。

  自12日国务院宣布限购令将延伸至二、三线城市后至今,任志强以14条言辞甚为激烈的微博予以回应:住建部可以改名为限购部了;干脆发房票吧……直指限购令“践踏宪法,扭曲市场,剥夺公民居住选择权”。紧接着,潘石屹调侃道:“开发商们与国务院领导们的想法差距怎么这么大呢?开发商前一段疯传一线城市要取消限购,今天国务院却说二、三级城市也要限购”,并戏言:“开座谈会,领导讲‘要认识限购政策的长期性’”……当房地产大腕们纷纷对限购政策炮轰之时,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珏林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按照现在的局势,限购令暂时是不会取消的,目前没有停止的迹象,也不会突然停止,除非经济出现问题。”

  那么在“限购令”席卷全国的前提下,到底能否平抑房价?有关人士表示,无论是那种限购,都是压制需求,政府“只堵不疏”的调控难以真正让房价平稳。不过,随着国务院限购令范围扩大到二、三线城市,未来的调控形势继续趋紧形势,可以预计,在继续“从严从紧”的调控之下,楼市将在更大范围内遭遇“降温”,部分地区房价过快上涨势头将得到进一步遏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