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芬奇造假,揭示了谁的尴尬(7月27日)


达芬奇造假,揭示了谁的尴尬(7月27日)

 

关键词:达芬奇造假  家具  盲目崇拜

 

2011年7月10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播出《达芬奇天价家具“洋品牌”身份被指造假》,称“原装进口”的达芬奇天价高档家具存在产品产地造假和货物质量问题,随后,媒体“穷追猛打”,事件愈演愈烈,多地工商对达芬奇立案调查,达芬奇家具由此深陷“造假”漩涡。

据央视报道,2010年达芬奇在中国创下40多亿元的销售额。

国内有媒体计算,按照10%的“出口退税收入”“除去运费(成本的1%),假设达芬奇有10%的家具来自中国,那么它就从中赚取了3600万元。如果更大胆地假设,达芬奇有50%的货物都是中国制造,又贴上外国的标签,那么该公司2010年就赚取了1.8亿元的退税所得。如果这个比例按100%计算,达芬奇比直接内销多拿到的退税就可以高达3.6亿元。

 

或许是由于央视的提醒,大家从沉睡中警醒,与以往针对任何一个被权威媒体曝光的著名品牌一样,各相关部门均采取彻查的态度。

广州市工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鉴于“广州达芬奇”销售标示产地为意大利的家具产品,不能向工商部门提供进货单、进关单等原产地证明材料,工商执法人员于7月11日对当事人涉嫌存在伪造产地行为进行立案处理。7月14日,执法人员现场封存了当事人在售家具品牌包括“CAPELETTI、HOLLYWOOD HOMES”等商品42件,涉及18个品牌。

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对达芬奇家具的进出口记录进行全面调查。

718日,新浪微博上传出“达芬奇家居公司共有10多批的木制品和木家具,都是从国内的家具企业采购的,先是出口到上海保税物流区,又再进口到达芬奇在上海的仓库”的消息。初步调查结果显示,达芬奇家具中有不少是中国制造,有的进口产品甚至没有到过国外,在国内厂商生产后,又在国内保税区转了一圈,就成为了“全进口”高档产品。

一套牛皮3人沙发出口单价为722美元,进口单价为893美元。仅在保税区里“一日游”,单价就上涨了170多美元。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已经调集人手,对达芬奇家具的进出口记录进行详细调查,调查完成后,将确认达芬奇家具每一单家具的原产国究竟为何处。

 

如果达芬奇在“原产地”上撒谎,向海关提供虚假的“原产地证明”,就构成了违法和对消费者的欺诈行为。就会面临消费者退货索赔,商业信誉一落千丈,各方面资金链出现断裂等涟漪状况。

达芬奇这个企业与家具品牌从轻易地获取暴利,突然之间就有面临倒地猝死的危险。

也难怪达芬奇集团董事总经理潘庄秀华面对媒体的指责,飙泪痛哭,而那一度被网民PS恶搞成为很多惨不忍睹的版本。

达芬奇于2000年在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建立。注册资本30万美元,当时折合人民币也就200多万,是个很小的公司。截止到“造假门”事件曝光,达芬奇公司的注册资本达到1.08亿人民币。已成为资产过亿,利润远超同行的企业。其名称也在2010年改成达芬奇家居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达芬奇向中国证监会上海监管局办理辅导备案登记,接受光大证券的上市辅导,并有意在资本市场上市融资。

达芬奇遭遇千夫所指,到了人人得而诛之的程度,核心在于偷逃税款、蒙蔽消费者,侮辱市场的智商,如果没有“造假门”,他们的近期目标是准备上市,而不是忙于为自己辩白。

似乎每个人的内心都忿忿不平——居然长期卖给我们假货,你还好意思提上市!

 

本人素来对崇洋媚外的消费观与品牌观深感不齿。但还是禁不住要为潘庄秀华说几句开脱的话。

 

潘庄秀华并非从开始就是为了利益而故意造假的。

从人的本性角度看,潘庄秀华是个善良的人。

就如她跟记者所说的,她的童年是在“吃了上顿没下顿”的贫困之中度过的。母亲每天晚上都要揭开米缸的盖子看一看,掂量掂量缸里的米够不够明天吃。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而即使是已经获取事业的第一桶金,并朝事业的巅峰攀登的时候,依然拥有新加坡女人“特有”的“心软”特征:

潘庄秀华说,如果有这样几个商人,一个是大陆人,一个是台湾人,一个是香港人,一个是新加坡人,你们会选择和谁做生意呢?你们一定会选择新加坡人,因为他们好骗。尤其像我这种心软的女人,一看到客户买大单的家具时,就有点心惊胆跳,生怕别人承受不了!

 

早在2005年7月初,就有媒体在北京和上海几乎同时发布消息称,受50家欧洲顶级家具企业之托,7位老总来到国内,与达芬奇公司签订了《委托达芬奇公司打假协议》,打假基金1000万元,将由达芬奇公司作为打假费用,并代表这些厂家进行必要的法律行动,在上海与北京地区进行打假活动。

来自欧美的顶级家具企业老总当时称,中国境内销售的洋品牌家具中,真正是真的洋品牌的只有三成,其余均为假冒。而假的洋品牌家具,其成本不足真的洋品牌家具的百分之二三十,售价则为真的洋品牌家具的百分之七八十。

事实证明,达芬奇造假,也可以像真的品牌一样销售,价格不再只是真品牌的百分之七八十,而是百分之几百,利润将更高。达芬奇公司高层曾感慨:上海跟北京两地加起来,一个月营业额就已达到新加坡一年的营业额。

 

据本人臆断,此并非常人所认为的“贼喊捉贼”行为。因为央视揭露,在此打假协议签订后不久,达芬奇就开始与“长丰”合作,而且,这一合作就涉嫌造假,所以按照常理推断,应该是商人特有的逐利本性与中国特殊的市场环境与制度缺位结合的产物,而中国人对洋品牌的过度崇尚与对山寨产品的抛弃,更为达芬奇的这种“造假”推波助澜。

同时地方政府与税务倾斜也使得这种经营得到了官方的高度认同。

保税区的设立,是为了外贸企业在进行来料加工、出口货物时能够免去入关、出口退税等一系列手续。国内很多外贸企业采用保税区“一日游”的手法是合理行为,并不违反现有规定,但是如果走了一遭之后就说是国外原产,却有待商榷。

搞不懂的是“国外原产”与“国内生产”之间存在什么样的本质区别,难道老外的人工与原料都大大高于本土的吗?

——作为商人,既可以满足市场的需求,又可以实现商人的暴利,何乐而不为?!

 

达芬奇造假被曝光之后,我们看到更多的是急于跟达芬奇这潭污水撇清关系。

比如针对有消息直指汤臣集团与达芬奇公司有合作,汤臣一品中可能有达芬奇家具的说法,汤臣集团相关负责人回应:“我们和达芬奇公司没有任何关系,如有需要,汤臣集团愿意出具声明。”

另外长丰家具厂展厅内被媒体曝光的陈列品卡布丽缇系列家具已经找不到。“央视报道里说的那名北京消费者的家具,绝对不是出于我们厂。”该厂法人代表黄文聪说。另外该厂一名男子也强调,“我们一直没有供货给达芬奇”。

 

中国是全球家具生产和出口大国,2006年中国家具出口总值首次超过意大利,成为世界家具出口第一大国。2010年,中国家具出口额337亿美元,占世界家具进出口总值的30%。出口到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地区和国家的占总出口额的62%。

 

世人对待达芬奇造假事件之所以愤怒,并对掌门人不依不饶,核心是一种被愚弄的感觉,其实在内心无不希望能有人家那样的智慧,人家那样的机会,人家那样的财富,人家那样高的利润率。

显然,对欧美之类的产品的盲目崇拜,是不会让中国的产业变得更强的!不管是从产业的角度,还是从民族精神的角度,对洋品牌与国际化标准的盲目崇拜,都会让中国人丧失基本的理性与立场,沦落成为任人宰割的利益贡献者。

假如我们扪心自问,不难发现我们内心的阴暗与病态心理,其实这是一种巨大的悲哀。

 

为什么中国生产的商品,贴上了欧美的标签,就可以身价百倍?为什么当那种神秘的面纱被揭开之后,发现不过是山寨货,就会感觉自己受到了愚弄?

为什么看到并拥有欧美(原装)的东西,就感觉上档次,被尊重,而在那原装的外表里边,居然隐藏着山寨的东西,就会感觉受到了愚弄。

——难道让外资品牌长期取得品牌霸权、知识霸权、资本霸权与文化霸权,我们追捧国际才是我们的荣光吗?

 

贾春宝

2011年7月27日星期三

 

电话:13269258122,89581930

网络微博:http://www.chinavalue.net/MiniBlog/

http://t.sina.com.cn/jiachunbao

价值中国专栏http://bekings.chinavalue.net/

新京报网专栏http://blog.bjnews.com.cn/space.php

中国EMBA专栏http://www.chinaemba.com.cn/home/space.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