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贺重庆首条地铁投入运营
重庆市长黄奇帆出席地铁一号线开通试运营典礼 高歆 摄
2011年7月28日,对重庆来说是个好日子,2007年6月开工建设的重庆轨道交通一号线今日正式运营,山城市民期盼已久的重庆首条地铁一期工程开通试运营,这是国内第一条建成通车的山地城市地铁线路,重庆也成为西部地区惟一同时拥有地铁和轻轨的城市。
近年来我常感到疑惑,北京、上海、香港、广州、深圳等城市流动人口、车流量比重庆大,但重庆却比这些城市堵塞,前不久去机场,的士司机告诉我,重庆有26个堵点,外来友人告诉我,在江北有时候的士需要等20分钟以上,很不方便,建议我写议案排堵。
重庆轨道交通1号线情况 图片由重庆市轨道集团提供
重庆首条地铁投入运营,市民出行方便,成本低,相信重庆有26个堵点随着已经运营或动工的一号线、二号线、三号线和六号线中地铁线路、轻轨运行将会得到缓解。重庆轨道交通一号线(朝天门——大学城)东起小什字,西至沙坪坝,途经重庆主城区的渝中区、九龙坡区、高新区和沙坪坝区,共设13个车站,全长15.7公里,每8分钟发一班车,沿途经停车站为:七星岗、两路口、鹅岭、大坪、石油路、歇台子、石桥铺、小龙坎,全程运行时间25分钟,重庆正式进入轨道换乘时代。
地下铁道,简称地铁,亦简称为地下铁,狭义上专指在地下运行为主的城市铁路系统或捷运系统;但广义上,由于许多此类的系统为了配合修筑的环境,可能也会有地面化的路段存在,因此通常涵盖了都会地区各种地下与地面上的高密度交通运输系统。通常,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是许多都市用以解决交通堵塞问题的方法,在战争(如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地下铁路亦会被用作工厂或防空洞。不少国家(如韩国)的地铁系统,在设计时都有把战争可能计算在设计内,所以无论是铁路的深度、人群控制方面,都同时兼顾日常交通及国防的需要。地铁隧道在战时还可作为避难场所。据了解,重庆地铁1号线在建设时,就按照人防工程的战术技术标准修建,13个站点都是设防区间,总计可容纳上万人应急避难。
修建地铁能节省土地、减少噪音、减少干扰、节约能源、减少污染。有专家撰文指出,地铁可改善居民出行条件和乘车环境,提升城市形象,促进城市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汇聚周边环境的人气、物流、资金流,有效带动沿线房产、制造、商贸、餐饮、加工等产业,为城市的躯干重塑血脉,促使城市经济资源重新优化配置,从而带动本地产业化。
“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给国人重重敲响安全警钟,重庆便衣民警进行暗巡、特勤保安驻守、辅以警犬进站威慑……重庆地铁1号线的安保措施很强大,据报道1号线的隧道入口处有两扇巨大沉重的铁门,转动铁门中间的“方向盘”,很快能将铁门打开和关闭。铁门关闭后,整个隧道立刻被封闭。据了解,这个铁门叫做地铁区间活门槛防护密闭隔断门,一旦遭遇战事或其他灾情等紧急情况,地铁隧道就会成为临时避难场所,短时间内可同时容纳上万人。而为了防止毒气等各种形式的袭击,人一旦进入隧道避难,铁门将立刻关闭,形成一个安全空间。这扇铁门虽看上去有些笨重,但其实它可防毒气、抗辐射、防冲击波。仅需1分钟左右,铁门就能关闭。安全重于泰山!有理由相信,重庆地铁安全、舒适,将成为山城重庆又一道风景线。
蔡律 2011年7月28日
关注重庆地铁一号线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