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实施项目文档的检查,作为监理人员的职责之一,在项目开展过程中需要阶段性的开展、评估及反馈。日常的文档检查,在项目跟踪的过程中需要及时的发现并反馈,而在项目里程碑节点时,则需要按照规则对前期所有工作成果做系统的总结。从文档检查的规则上,主要从三个方面开展:
1、 完整性。项目显性化成果的完整性检查,只是对实施合同中,项目计划、项目章程中提及的需要形成文档的工作内容是否提交进行检查。ERP项目中,最容易出现完整性问题的项目成果通常是访谈纪要。由于会议的频繁性、组织形式的多样性以及参与人员的不同理解,都会造成会议缺乏相关的纪要作为依据。而这一成果的缺失,可能会导致后续工作实施中相关工作的开展缺乏依据,从而导致问题出现时各方扯皮, 互不认账的情况。
2、 规范性。规范性检查,是在已有项目文档的基础上,对文档的格式、文档内容的完整性、文档填写要素的规范性等进行检查。业务流程文档中,由于编写人员的不一致、加上培训宣贯的不到位,导致各种问题的出现。包括文档名命名不一致、流程图没有编号,流程图步骤与详细描述步骤不一致、流程项目描述中,输入输出信息不完整等等。
3、合理性。合理性检查,是对文档内容是否符合企业业务需求进行检查。IT监理通常的做法是将业务流程与客户招标书中的具体业务需求进行对比,但是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通常会根据对自身企业状况和ERP系统了解的深入,会有一定的变动,因此,文档内容的合理性,通常IT监理能够检查的内容也相对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