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太阳照常升起》看时代的精神错乱
姜文的电影我是看过的,从《阳光灿烂的日子》到《鬼子来了》,乃至当下的《
太阳照常升起》,我都看了,特别是《鬼子来了》很不错,实实在在地给了某些
主流宣传一记重拳,当然,也许姜文并没有这样做,他的做法可能只是为了揭露
日本鬼子禽兽不如的本性,但是,当时中国平民的无知也是令人触目惊心的,与
我们所看到的各类影视作品截然不同。《阳光灿烂的日子》我觉得不好,一点都
不够蛊惑,而且还很是温柔,实在不值得一提了。
闲话少说,《太阳照常升起》我看了,当然,我不敢说看懂什么了,我对那个年
代不算熟悉,熟悉的也都是老辈人讲的,其实更多的还都是各类艺术作品展现给
我的,其中有多少强加给我们的,我不知道,我个人是那个年代出生的,只是那
时还不记得什么事情。
《太阳照常升起》不久,“阿辽沙,别害怕!火车在上面停下啦,他一笑天就亮
了。”,听到之后我几乎泪流满面,不知为什么,也许是这个时代很来就是精神
错乱的,再让我们回想过去的那个更为错乱的年代,我们真的是要伤心欲绝了。
曾经记得,在《孔雀》里有姐姐和弟弟一起挑选西红柿的场景,他们是科研工作
者一样的在仔细端详着、端详着,为了什么?不知道,任时光在此流逝,任时代
的足音写满自己满是创痍的额头。看到了谁能不为之动容呢?
其实,电影的结尾没有必要那样处理的,不必要再把事情的开始重新复述一偏了
,该表达的都已经表达得很清楚了,一个精神病人和一个湿碌碌的女人已经把那
个时代的人性展现得很丰满了。特别是哪个孩子----后来的小队长的无知与执着
,也让我们看到了在思想禁锢的本身后面,人也会单纯到失去了人本来的善恶,
回归于盲目的虚空。
姜文的电影确实很牛,国内也少有的超现实主义手法的运用,特别是意识流小说
的技法在这里得到了超极发挥,《太阳照常生起》比《鬼子来了》又有了很大的
超越,更见证了中国电影的一次伟大超越。
一个精神错乱的时代,一曲悲歌,让我们欲哭无泪,却伤心欲绝。只是在最后我
们看到了铺满鲜花的荆棘中的婴儿,我们有了希望,这个时代有了希望,让我们
看到了照常升起的太阳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总是让我们充满憧
憬。
《太阳照常升起》看时代的精神错乱
评论
5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