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搜索用户骤变


  如果仅用学历这一维度来判断中国的无线搜索市场,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中国很大一部分的无线搜索行为是由学历相对较低的用户发起的。

  这一判断并无贬义,只是单纯基于数据和用户分布的调查。在2009年,中国高中、中专、职高、技校学历的无线搜索用户占到了全部用户的45.2%;大专学历者次之,为18.8%;然后是本科用户的17.7%,而研究生学历的用户无线搜索仅占比0.3%。

  这一结果是由我国互联网发展趋势所决定的。台式机、笔记本这类终端相对价格较高,也比较需要空间,其普及趋势相对而言是自上而下的。因为无线搜索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受移动终端和移动带宽的双重制约,体验相对电脑并不好,不会作为拥有电脑者的首选。

  而与之相比,低学历用户许多集中在学校、工厂等地,工作条件制约了他们上网的形式。而且与电脑相比,手机上网相对低廉,按需的流量容易控制,手机这类移动终端也相对便宜,因此当获取信息并互动的上网需求产生,他们反而将手机上移动互联网作为首选。

  但是到了2010年,无线搜索市场的用户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根据易观智库的研究数据,2010年高中、中专等同级用户占比迅速降低11个百分点,至34.2%;大专用户微降至15.4%;本科学历的无线搜索用户激增了11.5个百分点,达到了29.2%列第二位;研究生用户则升至3.3%。

  如果从收入这一维度进行考量,也会发现相似的变化。从2009年-2010年,中国无线搜索市场中收入1500元以下的用户占比下降25%之多,为37%;收入1500~2500元的用户占比也小幅下降至19.8%;2500~3500元用户占比从7%增长约一倍到达13.6%;3500元~4500元部分增长近4倍,达到8.2%;4500元~6000元的用户也从2.2%上升至7.1%。

  虽然变化如此巨大,但它并不是因为低学历、低收入用户数量减少造成的,而是相对学历较高、收入较高的用户数量在1年的时间内迅速上升,成为了无线搜索市场增量部分的主体。

  这两组数据能清晰说明3G的到来与智能手机普及的大趋势所带来的巨大影响。经过约2年的酝酿,2010年成为了智能手机和3G的爆发年,以苹果、HTC、三星、摩托罗拉为代表的手机制造商智能手机出货量大幅攀升,而中国联通、中国移动等运营商的3G用户更是实现了突破性增长。

  正如电脑普及的形式一样,智能手机和3G的普及也不是个均匀的过程,而是自上而下。当无线的方式更快、更方便、更接近电脑体验时,它激发了高学历、高收入人群使用移动互联网的极大兴趣,其上网习惯从固定到随时随地,发生了很大变化。

  如果说无线搜索分为Web和Wap两类信息需求,则增量代表了Web取代Wap的移动互联网趋势,以及一种建立在更高标准之上的移动互联网使用习惯。

  对无线搜索乃至整个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来说,用户这一变化则意味着“土壤”逐渐肥厚,市场变大,时机逐渐成熟。一个基于移动终端的无线时代正在加速向我们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