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结房地产收紧银根的后续隐忧


冻结房地产收紧银根的后续隐忧

房地产开发商拿不到贷款了,没有后续子弹的疯狂的冲锋陷阵终于停下了脚步。但大部队还在,他们人还在,心不死,窥测方向之下的以求一逞随时都有可能卷土重来。毕竟它们手上早已从以救市的名义在城门洞开的银行柜台里以及以高房价的公开抢钱的方式套走了大笔现金,它们现在还是手握重金的社会贤达主流,而非社会闲杂支流。

公租房等待上市,但销售机制尚待适宜化。其中还有资产管理与经营机制的良性化形成机制问题,不然这又会是一大堆诸如高铁或过往的高速公路巨额资产类的事宜,又会让国有资产管理系统头痛数十年。

随着通货膨胀的风声越刮越紧,人们手中的现金迄今除了坐等贬值之外,还找不到合理与合法的投资渠道。人们眼看着房地产摇摇欲坠,失去了聚众赌博模样的现金流效应,股市又死气沉沉地趴在地上不动,到处的生意又都是一片紧绷,银行倒是推出了回报率愈益走高的投资理财产品,可就是没人能看懂其中的猫腻。通货膨胀是中国人的大事件,相当于在大马路上拦路抢劫,见人就抢的不堪市况让每个人都非常揪心,比汶川大地震对国人的心理压力大了去了。就这会,咱们还不赶紧替国人想出一些保全血汗钱的好法子,那就太对不起祖宗对我们的期望。

应当不问青红皂白地先弄活中国股市再说,6124算得了什么呢?别一天到晚都在高喊“狼来了”,其实,吓死胆小鬼,撑死胆大的本就是这个世界的基本逻辑,我们就别再太小家子气咯。再规范目前银行业犹如脱缰野马般的投资理财产品,顺势把其纳入与经济建设相适应的规范体系并作出适当的合理管理,重新界定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对在建和拟建的大型建设项目要开展国际国内的大融资进程。特别像高铁之类,动辄上万亿的投资不找到去路就呆着不动终究不是好办法。我们应当从现在起力戒早期我们惯常的迟钝与木讷,非得要等到问题成堆,癌症三期了才动手解决。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精神头都没有,我们还拿什么去钟爱我们的祖国与民族?

收紧银根又出现事与愿违的景象。频繁提准以后,银行不仅被控制了贷款领域,而且还被收紧了总贷款的时序指标,这就使得银行不再具有贷款冲动,非盈利的银行经营状态迫使银行走向更加不规范的死角或偏颇的变态。中小企业成片地死在大街上也不会有人站出来管一管,经济体的基础正在产生大面积坏死与根基动摇。

本来收紧银根有利于死掉一部分本来就过剩的产能,死去一批高耗能和重复建设的产能对于调控是好事,但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压碎金融肆虐的重拳也无情地伤害到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基础产能,在中国,“一刀切”并非都是政府的意志,皇天后土其实也都是这个德性!生就了一副共生结构,一旦宏观调控,首先死掉的肯定就是无辜的杂草。宏观政策的最终对决者才是制定这个政策的本来目标,可政策在放倒几乎所有无辜之后才能看见自己真正的对手。

怎么办?一个非常严峻的既现代又传统的老话题:应当从整体上调低全社会对经济与收入的期望值,应当从整体上摒弃传统市场经济学的固定模式,采用稳定全民平均收入的低调的经济对策,不要再好高骛远地大干快上。我们前段之所以陷入被动就因为我们不肯从经济快车道上变轨下来并重新步入平和的漫步,以适应全球经济形势的客观节奏,回避相关凶险的事态冲击。眼见欧美主权债冲击尚未到来和即将到来,我们快速转换这一战略姿态至关重要。

在这一重要的经济状态过渡期间,要以民生稳定为圆心来划定经济行为的取舍;要以收拾人心,平抑全民普遍存在的贪欲心理为政治目的并由此重新占领舆论高地;就是要让百姓有过有保障的日子和杜绝奢靡的日子为标准制定经济预期和心理目标;就是要以收敛的经济态势来面对国际国内日益严峻的经济危局;就是要使民心重新凝聚起来去不再吃亏于全球,粉饰于当前。我们何苦一定要犯错在先,文过饰非在后,何必要这样为难自己呢?

放弃一切本本主义的迂腐与教条,重新找回经济的活力与政策的灵活性,真正找到对付国际恶意打压之经济掠夺的对策,不再愚昧地跟进人家设下的陷阱与屈辱,从而重新赢得民心。

事实上,冻结房地产与收紧银根都是在枪打出头鸟,我们不能老是这样非得要等待事情出现了大面积坏死之后才来“一竿子打翻一船人“的对策。我们的社会经不起老是这样的来回折腾,不停地洗牌和推倒重来对社会生机总归是一种伤害。也就是说我们现在尚未开始真正的主题,我们还没能找到一条稳定中国经济与社会的有效办法,我们仍在自我捉弄的自虐进程中东倒西歪,我们正是那位与无妄之灾的风车英勇作战的堂吉诃德。我们应当在应对危机的实践与创造性的试探中总结出一套真正适合中国的经济模式,而不管它究竟是哪家的模式。

 

老夏

201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