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明华
有着“亚洲第一站”之称的京沪高铁南京南站开通不到10天,就有市民反映,其北广场已有数千平方米的地砖被施工人员全部敲碎,拟重新铺设,疑其或存质量问题。该站建设单位、南京铁路工程投资公司有关负责人解释,因要赶在“七一”前通车,其北广场原先铺设的地砖为“临时设施”,如今砸掉花岗岩重做恰恰是为了确保工程质量。(7月8日《钱江晚报》)
从照片上看到那些被铁锤砸坏的花岗岩,报道称被敲碎重新铺设的面积多达数千平方米,这的确让人心痛不已。为赶工期,为“七一”献礼,诸如此类的说辞我们早已熟视,但这一定需要建立于安全第一、确保质量的基础之上。若无质量保障,仅为使“献礼工程”让自己外表光鲜,那实际上是得不偿失的,所赶建的是败家子工程。不仅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是对铁路工程部门的“以质量求生存”理念的讽刺,也减损着这些部门的公共形象。
如今这类新工程完工不久就遭扒掉的现象,可谓此起彼伏。城市绿化,一个领导一个主意,隔三岔五的,半年甚至一两个月就要重新翻弄一次;城市管道,路面常常被开肠破肚,缺乏统一规划,气、水、电、排水等管道建设,都各自为政,各挖各的。常常让附近居民面临反复侵扰;树木移裁,往往一个领导一个主张,将城市里的树木砍来砍去、移来移去……当然,此类“短命工程”,虽然最终敲碎掉的还是纳税人的钱财,但一些部门却总是能从中捞到诸如转包、分包、发包的好处。
这些败家子工程,往往都有不少幌子,什么“为了城市的美化”,什么“为了确保质量”,什么“为了大力发展国际大都市”,等等。实际上,此类理由不外乎还是一块遮羞布,还未揭开,便有丑露出。这样的短命工程,民众格外心痛。就连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也不例外,他就曾痛心地公开称,我国是世界上每年新建建筑量最大的国家,每年20亿平方米新建面积,消耗了全球40%的建材,但这些建筑的平均寿命却只有25至30年。而英国建筑的平均寿命达到132年,美国为74年。每年消耗大量钢铁和水泥用于建筑业,产生上亿吨建筑垃圾。
之所以各地这类败家子工程此起彼伏,原因固然较多,但主因不外乎还是我们规划不周,工程设计不良,施工监理程序虚设,建筑材料质量堪忧、施工过程中存在偷工减料等。在这些多种因素的推动下,才有“旧楼新楼,拆楼声声声入耳;原官新官,规划新新新重来”的怪况。若再进一步刨根问底,根源还是利益驱动,最终损害的是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那些献礼的政绩工程,表面上看是为了完成任务,建设方实际上是有利可图的,因为一些人将献礼工程作为向上爬的阶梯,他们考虑的是自己的前程,不会顾及资源浪费。
更让人忧虑的是,此类只顾面子不顾里子的献礼工程出现,往往是 “突然死亡”,公众预先毫无知觉。正当人们还沉浸在京沪高铁呼啸而过的喜悦心情中,而刚刚铺好仅10天的漂亮花岗岩,一下又被人敲碎。反正生米煮成熟饭,百姓骂娘已无用。于此过程中,没有一股掣肘“浪费公众财富”的公众监督力量,公权的任性没有得到有效、有力地制衡,这也反衬权力的傲慢。是该让公众有权制止这类败家子工程一次次崩出来伤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