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艾瑞咨询的网络经济相关报告预测,基于中国网民的飞速增长,未来中国的网络社会中最可能形成商务模型的有两种:一种是网络娱乐,而另一种则是网络教育。
奥鹏远程教育中心常务副主任赵敏先生认为:“中国的网络教育本身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不仅因为它与中国十三亿人口数量有关;最关键的是在建设终身学习型社会中,它将发挥主力军的角色,伴随着每个人的一生。如新东方集团虽然只提供英语类的考试服务,而就这个‘冰山一角’却成就了一间有卓越声誉的上市公司。”
奥鹏远程教育中心常务副主任赵敏
近日,赵敏先生还向记者分享了网络教育服务产业的特点、盈利模式、发展趋势和面临的课题等。
网络教育服务产业发展进入爆发的拐点
艾瑞网:中国的网络教育在整个教育结构中是什么地位?
赵敏:中国教育形态主要分为学历和非学历(包括职业教育和考试服务等)。教育方式可以分为两块,一是传统的在校服务(On campus),二是基于宽带网的远程服务(Online)。
目前教育部批准的高校网络教育学院有67+1家,其中1家是电大系统。目前,全国网络教育的在籍学生大约在400多万,其中电大系统学生有260万左右,约占60-70%。按照国家教育部领导的设想,电大系统是国家用了20多年、投了几百个亿,建立起来的覆盖面最广、深度最深的国家资源,应该为中国网络教育的发展提供除自身开发教育之外的公共服务。
网络教育发轫于01-02年(开始走向有序和规范),不过,任何服务产业的发展有个累计的过程,规模增长达到一个极限时,成本会大幅下降,即临界点。这对整个网络教育发展来说,可能意味着“拐点”的到来。目前很多教育机构都在“谋划”这个点,在常规业务的基础上都在尝试做Online服务,期望有一天能累计到爆发的程度。
艾瑞网:在整个教育大背景上,网络教育有什么新机遇?
赵敏:网络教育与中国传统高等教育互为补充。
国家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教育服务业要为终身学习社会体系服务。这意味着教育不仅仅要面向18-25岁年龄段成年人的学历教育需求,还要解决教育的终身性、公平性、社会性等问题,尤其要解决老百姓的安居乐业的社会问题。
美国经济的强大与70%左右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直接相关,而我们才达到20-40%。所以说,中国高等教育不是供给过剩,而是严重供给不足,网络教育是最好的一种补充和实现手段。当前主要问题是提高高等教育的实用性问题。
因此在建设终身学习型社会体系中,网络教育要与传统的高等教育方式互为补充,提供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要更符合社会的发展变化和老百姓的真正需求。因此可以肯定地说,网络教育是是胜任这一国家使命和社会任务的最佳选择之一。
艾瑞网:教育服务的产业化和学历教育有什么关系?
赵敏:我个人认为,基础教育是国家义务教育,是公益事业;学历教育涉及国家教育主权和意识形态的政治问题,是一定不能产业化的。而教育服务是可以产业化的,这是社会化分工的结果,也是价值链最优化的选择。学历教育服务要紧紧围绕学生的需求,在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为学员提供增值服务等方面,做一些积极的市场化探索。
艾瑞网:中国网络教育有什么先天的特点?
赵敏:相对传统的在校教育,网络教育的最大特点是实现了教学分离,突破了时空限制,保证学员随时随地通过多媒体的方式来学习。要真正做得好,网络教育还要借鉴传统教学优点,做到教与学的适度融合。首先,保证师生异地情况下,也能让学生拿到全面而准确的授课资源;其次,让学生获得及时地在线辅导,同时按某个标准通过考试,并且这个标准证明其获得了就业能力,即职场竞争力。
运营模式:按价值链进行社会分工,提供专业服务
艾瑞网:能否分享一下奥鹏网络教育的运营模式?
赵敏:网络教育服务业的产业链包括资源制作、教材配送、招生服务、考试服务、增值服务等。传统模式是,自己在产业链的上下游,从头做到尾,即小而全的运作模式。而较新的运营模式是把价值链进行重新社会化分工,如资源制作、考试服务、招生服务等都由不同的教育机构分别运作,这也是现代服务业的典型特征。
奥鹏在网络教育产业链上的角色类似中间运营商,即我们不掌控上游资源,但是可以根据学生需求去整合高校资源和各种政府协会的教育资源,然后对其分类、包装,投放到终端让学生去就近选择、一站式学习。因此奥鹏的定位是做教育服务,提供一个全国系统性的学习平台,为各高校网络学院和社会各种教育机构提供服务。
艾瑞网:作为产业化机构一定要有自身的盈利模式,你们怎么做?
赵敏:我们的盈利模式是做好服务获得相应回报。高校是办学主权机构,是学习内容提供者,这是他们的主业。而我们做的是改变原来高校网院“小而全”的运营模式,把他们无暇做的,或应该形成标准化体系的事情集成起来,由我们来执行,做好服务。大家在产业链上的比较优势就是各自的专业化水平,而绝不可以挑战相互的权力。
提高专业化的服务水平是其中最重要的能力,如沃尔玛将所有产品的条码化,进行批处理,极大地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因此专业服务是奥鹏在价值链中最有生命力的一个环节。
“现代服务业”和“终身学习”成当前最重要的关键词
艾瑞网:如何把握中国网络教育服务产业的发展趋势?
赵敏:国务院出台了《现代服务业发展纲要》,教育服务第一次被列入现代服务业的范畴,与医疗、金融、物流等一起成为九大重点发展方向。我认为有两个代表趋势的词值得研究:
一是“现代服务业”。这个词在未来一定会变成社会热点。美国经济的80%左右靠服务业带动的,而中国的服务业刚起步,目前主要是靠制造业拉动GDP的增长,但是社会资源透支严重、劳动力的成本优势在逐渐降低。那么我们如何长期维持这种国家竞争力?这需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而中国的现代服务业发展与教育服务的发展水平关系密切,因为教育服务和每位老百姓密切有关。最近我们在研究“学习经济”,现代教育服务业显然将成为影响老百姓生活的“经济”大事。
二是“终身学习”。在很多国家,如美国、日本、韩国、德国等发达国家都针对终身学习进行了立法。中国经济高速成长,但是人才短缺、东西部发展不平衡、教育经费投入不足,这都需要大力发展网络教育等形式来促进终身学习。
中国已经提出要建设“终身学习社会”,甚至有可能专门立法来推进整个体系建设。奥鹏在这方面也做了一些积极探索,如研究针对农村、乡镇、城市、社区、企业等不同类型的地方建立适合的奥鹏学习中心,并探讨其运营机制。
“现代服务业”和“学习经济”这些都是影响老百姓的现实生活的问题,体现了党和政府的政策导向;也影响者中国未来的投资导向。
网络教育的真正竞争压力来自国外
艾瑞网:目前网络教育服务产业的竞争主要来自哪里?
赵敏:前面讲到,目前中国高等教育还是供不应求的市场,大量求学者还没有足够的学习机会。中国教育领域的最大竞争者是国外的大学机构,我们未来将面临巨大的冲击,如技术、管理、服务等方面。其实中国的硬件环境不比国外差,关键是软服务能力。我希望有更多的机构涉足网络教育服务,共同把整个产业做强做大。
中国网教面临课题:面向学生需求的服务能力
艾瑞网:那么目前中国网络教育的主要难题是什么?
赵敏:其实很多高校的师资等各种资源都很好,目前面临最大的课题是:面向学生需求的服务能力。这也是教育部开始重视公共服务体系的原因,希望用专业服务把教与学的分离弥合上,让学生在学习中有一个全面跟踪的过程。如果我们把这种专业服务水平做上去之后,中国的网络教育规模将会上一个档次。
艾瑞网:在提高服务水平上,您有什么建议?
赵敏:进一步研究企业需求。
网络教育真正客户是谁?很多人认为是学生。没错,但是还要研究衍生客户――用人单位的需求。目前部分人需要文凭,但是用人单位需要的是工作能力。所以我们的网络教育服务,在提供文凭的同时,还要认真地研究企业的需求。
总之,如果解决了发展思路、运营模式和体制等问题后,中国的网络教育服务产业就可能发展到一个爆发的拐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