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的出现,改变了网络传播的格局,使大众传媒更加简便。
新浪微博、百度搜索,成为行业的制高点,也难有相近的平台与之抗衡。但同时,由于信息量过大,使传播的效率降低。如百度搜索,如果什么都能搜索出来,等于没有搜索。
这几年,本人业余时间醉心于新技术、新媒体的探索。当微博盛行时,我就想:如何使这新技术同时实现高效?
今年6月,我开始提出“城市广播”的传播模式。所谓城市广播,一是基于城市化生活大趋势下,人们越来越关注本地的动态,形成“同城生活概念”;二是网络的海量信息,使传播效率更加低下,因为人们没有精力更多关注其他信息,形成传播疲劳。
城市广播,利用目前成熟的微博技术(其实微博也只能算一个要领,不能称一种技术),形成定向传播。如我们在长三角城市中,率先选择台州作为试点,推出的“城市广播”以传播本地新闻为核心,并再按地区进行聚合,形成第二级次的县(市、区)级广播,这样一个小小的平台,可以实现传统媒体的功能。
网络,打破了传统媒体的垄断格局。如果我们去统计一下城市的传媒机构,会让你大吃一惊。以台州这个三线城市为例,当地市日报社有三张报纸,从业人员600多个;市级广电机构有近800人。9个县(市区)也都有报社、电视台、广播电台;按每一县市80人计算,也就是720人。也就是说,一个小城市里,从事新闻传播的专职人员就达2000多人。而真正能成为大众新闻的,每天又有多少呢?
“城市广播”模式打破了划地而治的格局后,网民只要注册一个帐号,就可以拥有自己的“广播”,而这种个性广播,可以对公众广播,也可相互收听,双向、多向的传播力是传统媒体无法可比的。
就应用而言,“城市广播”可以用于新闻、商情、知识各个领域。与传统媒体相比,它传播一条新闻不但实现了实时传播,成本可以说相当于零。
城市广播,将给同城生活带来更深刻的影响。
(注:城市广播,网址 http://t.cncsj.net ,体验帐号/密码:110818 )
城市广播,新技术支持新媒体发展
评论
12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