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虽然短期内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增长迅速,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的微观基础并不扎实。在香港访问的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17日宣布了六项惠港政策,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就是加快香港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建设。
农业银行战略规划部指出,中国政府希望通过“贸易结算+离岸市场”模式来推行人民币国际化,当下正是加快人民币汇率改革的一个较好时机,人民币国际化有助于缓解外汇储备问题。
周评要点:
• 美国经济疲软,通胀上行,经济陷入滞胀边缘。欧洲经济下滑,德国经济增速大幅放缓。日本经济复苏超预期。
• 国家统计局上周四公布的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数据显示,一线城市房地产价格企稳,二三线城市涨势依旧。未来房地产宏观调控重点将从一线城市转向二三线城市。
• 香港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建设加快。在香港访问的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17日宣布了六项惠港政策,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就是加快香港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建设。
• 从我国对外贸易结构来看,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的微观基础并不扎实。虽然短期内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增长迅速,但在其他配套政策没有实质性改变之前,未来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可能会出现放缓。
上周公布数据显示,美国劳动力市场疲软、制造业与房地产市场低迷,通胀上行。欧洲经济下滑,德国经济增速大幅放缓。日本经济复苏超预期。国内方面,一线城市房地产价格企稳,二三线城市涨势依旧,未来房地产宏观调控重点将从一线城市转向二三线城市。
美国经济疲软,通胀上行,经济陷入滞胀边缘。上周美国公布的就业、制造业以及房地产市场数据表明,美国经济疲软,复苏前景堪忧。美国劳工部上周四公布的就业数据显示,截至8月13日当周美国首次申请失业金人数环比上涨且重新突破40万关口,达到40.8万人;截至8月6日的一周中,持续领取失业金人数环比增加7000人,至370.2万人。同期美国费城联邦储备银行发布报告称,美国大西洋(600558,股吧)沿岸中部地区制造业活跃度大幅下降。8月费城联储制造业指数跌至-30.7,创下2009年3月以来的新低,其中新订单指数降至-26.8,大幅低于7月的0.1。而上周一纽约联储公布的8 月纽约联储制造业指数比上月也进一步下降。美国房地产市场依然低迷。上周二美国商务部宣布,美国7月新屋开工率环比下降1.5%。虽然这一结果略好于分析师的先前预期,但是大部分经济学家认为美国房地产市场依然疲软。美国房地产经纪人协会18 日公布住房市场报告,7月份美国现房销售环比下降3.5%,经季节性调整后折合年率至467万套,低于市场预期的490万套。
美国劳工部上周二公布,美国7 月进口物价指数同比上升14%,创2008年8月以来最高涨幅。劳工部上周三公布的7月PPI 增幅超预期。数据显示,7月PPI同比上升7.2%,环比上升0.2%;核心PPI(剔除食品和能源)同比上升2.5%,涨幅创2009年6月以来的新高。上周四公布的7月CPI同比上升3.6%,环比上升0.5%;核心CPI同比上涨1.8%,为2009年12月以来的最大增速。
欧洲经济下滑,德国经济增速大幅放缓。欧盟统计局上周二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欧元区第二季度季调后GDP 初值环比仅增长0.2%,远低于第一季度的0.8%,创2009年二季度以来的新低。欧元区二季度GDP 初值同比增长1.7%,增速比上季度下降0.8个百分点。同期公布的贸易数据,欧元区6月经季节调整的出口环比下降4.7%,进口环比下降4.1%。德国经济增速放缓是欧盟经济增长乏力的主要原因。德国联邦统计局16日发布,经价格、季节及日历因素调整后的德国第二季度GDP环比仅增长0.1%,远低于市场预期的0.5%。同时,德国联邦统计局将第一季度GDP 环比增速从1.5%修正为1.3%。英国就业市场恶化,零售业前景低迷。英国统计局上周三公布,英国7月失业金申请人数增加3.71万人,升幅创2009 年5月以来的新高。数据还显示,英国7月失业率继续上升,达4.9%。英国统计局上周四公布的零售销售数据显示,因服装及家庭用品需求下降,英国7月季调后零售额同比仅增加0.2%,低于市场预期。
伴随经济减速,欧洲物价上涨速度放缓。欧盟统计局上周三公布,欧元区7月CPI 终值同比上升2.5%,增速比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核心CPI终值同比上升1.2%,环比下降1%。虽然欧洲物价增速放缓,但是英国CPI增速快于预期。英国国家统计局上周二公布,英国7月CPI同比上涨4.4%,增速比上月增加0.2个百分点。英国央行行长认为,高通胀反映出增值税上调及过去能源和进口价格的上涨。
日本经济复苏超预期。日本内阁府上周一公布,剔除物价变动因素并经季节调整后,日本第二季度GDP环比下降0.3%,好于市场预期的下降0.6%。这是日本经济连续第三个季度萎缩,但是降幅较上季度放缓。日本经济复苏超预期,表明地震与海啸对经济的影响逐步消退。受日元升值以及海外经济增速放缓影响,出口继续下滑。日本财务省上周四公布,日本7月商品出口同比下降3.3%,为连续第五个月下降,降幅较6月份的1.6%有所扩大;7月进口同比增加9.9%,连续第19个月上升。
虽然日本经济复苏超预期,但是在日元升值与全球经济放缓的情况下,未来日本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增加。
国内方面,一线城市房地产价格企稳,二三线城市涨势依旧。国家统计局上周四公布的7月份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数据显示,一线城市房地产价格企稳,二三线城市房地产价格仍然继续上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7 月份新建住宅价格环比涨幅均为零,房地产调控效应已经显现。我们认为,随着房地产调控政策的继续,未来一线城市房地产价格将趋于平稳。部分二三线城市房价的快速上涨,使得未来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重点将从一线城市转向二三线城市。据江苏省住建厅相关负责人证实,住建部近日下发了二三线城市限购的“五条标准”,要求各地对照“五条标准”先行自查,并据此拟定需要纳入限购范围的二三线城市名单。同时,住建部建议,凡符合上述“五条标准”中的两条者将被纳入到限购范围内。我们认为,随着二三线城市限购名单陆续出台,其房价也将逐步企稳。
8月16日,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了2011年二季度及上半年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初步数据。数据显示,2011年上半年,我国经常项目顺差984亿美元,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1793亿美元,继续呈现“双顺差”。分项数据来看,二季度经常项目顺差696亿美元,较一季度288亿美元环比增加141.67%。今年上半年,虽然人民币兑美元继续升值,但是人民币兑欧元、日元等其他货币贬值,进而使得人民币有效汇率基本稳定。国际清算银行(BIS)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为117.86,与上月相比仅微幅反弹0.53%,比年初甚至还贬值1.73%。我们认为,为了促进贸易部门转型升级与经济结构调整,我国应该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而当下正是加快人民币汇率改革的一个较好时机。从国外来看,近期美欧债务危机重重,国际投资者自顾不暇;从国内来看,对外贸易平稳增长且下半年经济软着陆可期(参见我们的2011年8月8日宏观经济周评“下半年经济软着陆可期”)。
外汇储备继续增加。根据外汇管理局公布的数据,二季度外汇储备资产增加1369亿美元,上半年储备资产共增加2777亿美元。国际储备资产的持续增加,不仅加大了储备资产管理的难度,而且对我国宏观经济运行造成相当的负面影响,使我们在对外经济交往中处于被动,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认为,人民币国际化有助于缓解外汇储备问题。
自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我国加快了人民币国际化步伐。中国人民银行在2009年7月启动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并在2010年6月扩大了试点范围。根据中国人民币银行近期发布2011年的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2011年上半年,银行累计办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9575.7亿元,同比增长13.3倍。从跨境人民币贸易结算业务的实际运行来看,香港是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的主要来源。2010年,香港办理的跨境人民币贸易结算额合计3692亿元,占中国跨境人民币贸易结算总额的73%。2011年上半年,香港跨境人民币贸易结算占中国跨境人民币贸易结算总额的比重进一步上升到84%。在境内外人民币流通渠道不畅的情况下,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试点的实施推动了香港市场人民币存款规模的快速上升。根据香港金管局公布的数据,截止2011年6月,香港人民币存款总额达到5536亿元,比2010年初增加将近8倍。尽管香港人民币存款规模增长极为迅速,但是香港市场可供投资的人民币金融产品相当缺乏。因此,为了进一步加快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建设,在香港访问的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17日宣布了六项惠港政策。这些措施表明,香港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建设将加快。
货币的国际化一般来说是指某种货币能提供国际结算手段、计价手段、价值储存手段的功能。最近的动向表明,中国政府希望通过“贸易结算+离岸市场”模式来推行人民币国际化。下面我们从我国对外贸易结构来探讨人民币国际化前景。
从进口商品结构来看,初级产品占比较高。目前,初级产品在我国进口贸易中占比达30%左右。在国际贸易中,初级商品一般使用美元标价,并且以美元作为结算货币。这就意味着,在总体的进口贸易中,30%左右的部分将确定使用美元结算,其余部分才有可能使用人民币结算。
从贸易方式来看,加工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中占比较高。近年来,加工贸易占我国进出口比重虽然有所下降,但是占比依然很高。2010 年,加工贸易占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38.9%。加工贸易一般“两头在外,中间在内”,处于产业链的低端水平,经济附加值较低。加工贸易的特点决定了,境内加工企业基本没有产品定价权。为了减少财务成本与汇兑损失,境外企业倾向于在进出口环节使用本国货币计价与结算。因此,占比较高的加工贸易,进一步挤压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空间。
从对外贸易企业结构来看,外商投资企业主导了我国对外贸易。2010 年外商投资企业在我国全部进出口贸易、出口贸易、进口贸易分别占53.8%、54.7%和52.9%。此外,外商投资企业也是我国贸易顺差的主要贡献者,占全部贸易顺差的68.2%。对外贸易的企业结构表明,我国对外贸易是外商投资企业主导下的全球产业链的一部分。对于这些企业而言,除非是将资金用于中国的生产经营活动,否则使用人民币进行贸易结算的动力并不强。
从对外贸易的区域结构来看,发达国家在我国对外贸易所占比重依然较高。根据“Grassman 规律1”,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中,一般使用发达国家的货币计价与结算。2010年,与美国、日本和欧盟的贸易占在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39%。如果再加上中国香港(因为对香港贸易主要是转口贸易,且以出口到欧美为主),那么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占我国对外贸易的一半左右。此外,中国与非洲、中亚、巴西、澳大利亚等地区的贸易主要以资源类大宗商品为主。那么,与这些地区的跨境贸易也很难使用人民币结算。因此,我国对外贸易的区域结构表明,推行跨境人民币贸易结算存在一定的障碍。
从我国对外贸易结构来看,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的微观基础并不扎实。虽然短期内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增长迅速,但在其他配套政策没有实质性改变之前,未来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可能会出现放缓。
农行经济周评 从对外贸易结构看人民币国际化
评论
12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