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助香港腾飞


  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8月17日在香港宣布了一系列中央政府支持香港发展、深化内地与香港合作的新措施,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加快香港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建设的一些政策措施。央行行长周小川就此做出十点细化补充的实施意见,包括内地机构赴港发债的规模进一步提高、范围进一步扩大;境外合格机构投资者以人民币方式(RQFII)投资境内金融市场;支持香港企业用人民币赴内地进行直接投资(RFDI)等。

  中央政府宣布的这一系列措施,是在面临美欧债务危机、金融市场动荡冲击的关键时刻,再次送来了对香港特区和香港同胞的关心和支持,为香港经济发展注入巨大活力,对稳定香港社会、鼓舞港人信心、推动香港经济发展和转型等具有重大和深远的意义。金融业是香港的支柱产业,随着香港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的建立,预计会有更多人民币金融产品和交易出现在香港市场,将为香港金融业持续稳定发展繁荣注入新的动力,有利于巩固和提升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强化香港的竞争优势。

  不仅如此,这些新措施也符合国家金融发展的总体战略需要,有助于建立人民币回流机制,对于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增强两地金融市场的吸引力、竞争力和活力,都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建立人民币离岸市场是快速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必然要求。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实际上是开放本币自由流动的缓冲区,是对本币国际化的支持。在目前人民币资本项目下自由兑换受限的情况下,为了让境外贸易对象国的政府、金融机构、企业、居民和投资者愿意持有人民币,迫切需要建立一定规模的人民币离岸市场。从目前情况看,香港建立人民币离岸市场具有得天独厚条件。香港作为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之一,既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主权范围内,又有着与内地市场相区隔的、充分国际化的金融市场,有着与国际接轨的、完备的金融监管和服务法律体系,有着与内地紧密联系的经济与金融关系,对亚洲和周边国家的经济具有较强的辐射能力。

  香港作为国际性金融中心之一,也是最主要的离岸人民币贸易结算、融资和资金管理中心,扮演着连接中国内地和国际金融市场重要“桥头堡”的角色。回顾过去近20年,人民币由最初的不准在内地以外地区流通,到逐步流入周边经济体,并在近年来成为贸易结算货币乃至投资货币,人民币伴随着中国内地的开放及经济高速发展而不断走向国际化。作为中国的特别行政区以及全球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香港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扮演着独一无二的角色。

  未来,香港要加快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的硬软件基础设施建设,迅速建立面向全球、连接内地、服务世界的人民币国际清算体系,加快离岸人民币金融产品创新,努力扩大离岸人民币业务规模和范围,同时做好与内地金融监管机构、金融市场、金融企业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对接,形成分工合理、优势互补、合作共赢、风险可控、服务优质的良性互动机制。相信香港一定会不负众望,迅速成为人民币国际化的“桥头堡”、“排头兵”和“试验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