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贷:开窗见光缓解恐慌,银行估值修复在望


  点评:1、地方政府债务银行贷款8.5万亿。

  10年底全国10.7万亿地方政府性债务中,银行贷款为8.5万亿,比银监会统计的9.09万亿低5900亿,主要区别在于:银监会的统计包括了县级以下(乡、镇等)平台,而审计署数据仅包含省、市、县三级地方政府债务。

  2、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风险总体可控。

  1)政府负明确还款责任的债务占比较高。10.7万亿地方政府债务中,政府有偿还责任的债务占63%,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或有债务占22%,前两类合计85%。政府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其他相关债务仅占15%。

  2)地方政府债务一半集中在东部发达地区。东部占50%,中部23%,西部27%。

  3)银行贷款中大多为政府有明确还款责任的债务。8.5万亿银行贷款中,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为5.0万亿,占59%;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为1.9万亿,占23%,前两类合计82%,政府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为1.5万亿,占18%。

  3、个别地区和领域已拉响黄色警讯。

  1)10年底78个市级和99个县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率(债务/财政收入)超过100%,分别占各级政府总数的19.9%和3.6%;2)部分地区高速公路虽处于建设期和运营期,其收费收入不足以偿还本息,借新还旧率高达54.6%;4、监管层羊未亡先补牢化解风险平台贷款的风险隐忧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政府是否愿意还,二是政府有没有能力还。

  09年下半年以来,监管层所作的一切都是以此为指导思想,包括银监会的“六步走”工作步骤,审计署的“摸底子、揭风险和提建议”,财政部的“治存量、开前门、关后门、修围墙”,都是羊未亡先补牢,希望把风险化解在萌芽状态。

  5、开窗见光缓解恐慌,银行估值修复在望。

  我们认为,审计署首次公布地方政府债务数据最大意义不在于数据本身,而在于政府终于打开天窗说亮话。此前政府对平台贷款一直避口不谈,加上媒体时不时煽风点火,市场对其总以黑箱看待,赋予了最悲观假设。如今平台贷款得以开窗见光,将有助于缓解市场的过度恐慌情绪,进而有助于银行股向合理估值的回归。对平台贷款,我们更倾向于将其当低收益债券投资看待。下半年我们的银行股投资策略可高度浓缩成三个词“确定、稳定和淡定”,建议坚定持有银行,首推深发、浦发和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