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下乡政策促三四级空调市场迅速增长


  在2011冷年即将收官之际,奥维咨询发布统计数据显示,这一冷冻年度,中国空调行业的增长率超过了30%,三四级市场成为空调市场规模扩张最快的领域,并且这种势头将持续到下一冷年。

  空调销售总体良好三四级市场成主力

  在日前召开的2011空调行业发展趋势高峰论坛上,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副局长景晓波表示,作为耐用消费品的重要一员,在政府大力刺激内需的背景下,空调市场表现出良好的增长态势。2011冷冻年度,空调行业实现整机产量10495万台,销量达到10100万台,其中国内销售4950万台,同比增长35.2%,远高于彩电、冰箱、洗衣机等品类的增长幅度。其中,三四级市场成为拉动内销市场高速增长的主战场。

  奥维咨询统计数据显示,2011冷冻年度,空调行业在三四级市场实现终端销售1015万台,同比增长66.2%,其所占整体市场的销量比重也上升了4个百分点,突破20%。一二级市场的终端销量为3904万台,同比增长28.0%,增幅低于市场平均水平。

  三四级市场增量可观,《空调销售》杂志总编闵福星分析认为,首先是近几年三四级市场的经济发展获得了长足的进步,需求直接刺激了市场规模呈现快速增长。其次,节能惠民政策结束后,家电下乡成为市场上可操作利润空间最大的政策,为此厂商将促销资源更多地投向了这个领域。此外,全国性家电连锁在一二线城市布局进入饱和状态后,经济发展较好的一些乡镇已成为他们新的规划目标。同时,制造商也加大了对三四级市场的重视,品牌专卖店不断下沉。销售渠道的进一步完善,打消了消费者对售后服务的顾虑,保障了市场的稳步增长。而国家对农村电网改造工程的推进,也保障了农村大家电应用的基本电力需求。

  本土品牌增速明显合资品牌难如人意

  虽然行业总体规模增长令人满意,但是在品牌集中度进一步提高的情况下,各品牌的表现却不尽相同。奥维咨询数据显示,2011冷冻年度,前三品牌(格力、美的、海尔)销量占比为64.9%,同比上升1.2个百分点。同时,志高、奥克斯、格兰仕、TCL等本土品牌也有着突出的市场表现,销售增长高于市场大盘。

  相比于本土品牌的增幅,合资品牌则市场表现乏力,占比由上一冷年的8.5%下降至6.3%。除松下、三菱重工、三星表现比较稳定外,三菱电机、上海日立、富士通、沈阳三洋、大金的增长难如人意,甚至出现了负增长。

  奥维咨询研究院院长张彦斌认为,合资品牌表现不佳,最直接的原因是市场定位与增长热点错位。这些品牌基本上都定位高端,其消费群主要锁定在一二级市场上,而这一市场的空调普及已经基本完成,增速放缓是必然的。而近两年农村的城镇化速度明显加快,加上家电下乡政策的刺激,使得以农村市场为代表的三四级市场需求爆发出来,而合资品牌对三四级市场的参与程度远低于本土品牌。因而,在全行业出现大幅增长时,合资品牌的市场占比没有呈现同步增长。

  三四级市场潜力大增长趋势仍将保持

  奥维咨询白电研究总监韩昱指出,2010年底统计数据显示,城镇家庭的空调拥有率为每百户116台,而日本在2004年达到每百户250台后基本不再增长,这说明了几种情况:首先,当前一二级市场居民家庭的空调保有量已处于较高水平,新增需求缺乏快速增长空间; 其次,作为节能惠民政策的主要目标市场,在该政策退出前的涨价预期下,一二级市场的部分需求已提前释放;再其次,随着各城市限购令的出台,商品房销售处于高压下,而保障房建设完工直至交付使用仍须等待一两年才能对空调销售产生明显的拉动作用。

  不同于一二级空调市场的低迷,三四级市场依然将会是2012冷年国内空调市场的主要增长点。韩昱认为,人们对于三四级市场的认识还存在误区。目前,全国大部分县、乡居民家庭的空调保有量仍然较低,人们普遍认为空调在农村市场普及缓慢主要是受限于消费水平不高,但是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0年底,空调在农村家庭的百户拥有量为16台,仅相当于城镇家庭1997年的水平,而农村家庭对家电的购买力已相当于城镇家庭2002年的水平。这表明其实收入并不是制约农村家庭购买空调的最重要因素,生活习惯、消费习惯和生活环境才是真正影响其购买空调的真正因素。而随着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公路村村通工程、农民增收项目等新农村建设措施的深入,加之家电下乡政策带动以及城乡人口流动对农村家庭生活、消费习惯的影响,三四级市场空调销量仍有巨大的增长空间。同时,家电下乡政策在全国实施两年来,促进了整个经销渠道的成熟,这也有利于空调销售保持其后发优势。

  从市场供给角度分析,节能惠民政策取消后,空调厂商也开始纷纷加大对三四级市场的资源投放力度,同时还可借助前期冰洗产品下乡所拓展的经销渠道,促使三四级市场规模快速增长。韩昱预计,2012冷年,三四级市场空调销量将达到1430万台左右,同比增长41%,占全国市场比重也将上升6.1个百分点,达到27%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