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想录(132)
中国是在沙堆上建设万丈高楼,这是十分危险的。并且是楼越高,危险系数越大。
建设物质的高楼需要坚实的精神基础。
从历史看,中国历来就是一个在精神上是一盘散沙的民族。缺乏公共意识、缺乏诚信意识,只有个人和家庭,而没有国家。在这种情况下,公共建设就缺乏公共精神基础,同样,民族建设也缺乏民族精神,因为民族精神本质也是公共精神的一种表现形式。
没有公共道德,没有公共精神,社会就是一盘散沙,社会就缺乏正义。
没有正义的精神,就没有正义的物质。
中国人的物质资源已经快掏空了,而精神本来就是空的,最后,中国留给世界的,可能就是贫穷的最高境界,既没有物质,也没有精神。
呼唤更多的饶毅出现
饶毅抛弃国外的舒适生活,回国服务,这本身就是一种公共精神的体现。
方舟子,饶毅,都是中国人的骄傲。方舟子的打假,这是需要牺牲精神的。一些人不去管造假的人,反而陷害打假的人,这些人的良心就是问题。饶毅宣称以后不再候选院士,这也需要一种胆量和精神。但在中国这样一个体制下,这样做,群众高兴,但权威们未必就高兴。权威不高兴,以后就什么事难办。方舟子,饶毅,都是中国真正的知识分子。
中国知识分子若能团结起来,共同形成一个合力,共同对付学术界的腐败,学术界就会迎来春天。但现在中国的知识界,真正的知识分子是少而又少,多数人终日忙于生计,巴结权贵都来不及,还敢去反抗权贵?
为什么大多数中国知识分子站不直?是中国知识分子本质缺钙?还是压在知识分子头上的负担太重?
知识分子的本质就是正义,若不坚持正义原则,知识分子就不是知识分子,知识分子就只是一个依靠知识来啖饭的知识人而已。
中国呼唤更多知识分子的出现,也呼唤出现更多像饶毅一样的知识分子。
宋圭武2011年8月19日写于兰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