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秋佳节的临近,月饼成了市场上的抢手货。商家瞄准时机,纷纷推出各式各样的月饼礼盒。过度包装这个长期存在于食品、化妆品等领域的“老大难”问题再一次引起社会的关注。
月饼走简约路
简单纸盒包装占主流
中秋将至,各大超市及商场的月饼专柜人头攒动。记者调查发现,今年的月饼虽价格普遍上涨,而包装却较往年朴素许多,主要以纸质为主,包装盒体积也相对缩水。中国焙烤食品糖制品工业协会理事长朱念琳表示,“《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食品和化妆品》国家标准出台后,月饼行业的过度包装现象已得到很大改进,包装用料已恢复正常状态。”
包装虽然奢华
但回收价卖不过废纸
类似这样的包装在市场上屡见不鲜。记者在网上搜索发现,出售包装盒的数量多达数万件,材质包括有塑料、藤编、木质、皮质等,从常见的茶叶盒、糕点盒,到独家定制版奢侈品包装礼盒,价格几元到上千元不等。
“超出正常的包装功能需求,其包装空隙率、层数等超过必要程度的就是过度包装。一些商品包装物难以回收利用,既浪费了资源,加重消费者负担,又污染环境。”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金狮透露,包装盒越豪华,往往材料越难回收。“一盒价值数百元的月饼盒,回收价甚至不足一元,且材质多为不环保材质,无法再利用。”
一位回收废品的人士告诉记者,看上去精美的礼盒,材料拆分工序复杂,回收价值还不如报纸。高档的包装盒,往往回收价格不超过一元钱一公斤。
据统计,城市生活垃圾里面有三分之一都是包装性垃圾,而这些包装性垃圾中一半以上属于豪华包装。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豪华包装情况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包装废弃物体积占固体废弃物一半,每年废弃价值达4000亿元。
为何重“椟”轻“珠”
顾客为“要面子”买单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计量处温家铨说:“简易包装的附加值不如过度包装,生产厂家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为博消费者眼球,不断推出奢华包装,导致产品难以"瘦身"。”同时,消费者好面子的思想严重,送礼追求精美包装、高价格商品,也助推了过度包装现象的出现。他认为,生产者有利润驱动,消费者有需求,是过度包装现象屡禁不绝的根本原因。
董金狮表示,政策、标准的不完善也是过度包装现象不能彻底禁止的原因之一。在《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食品和化妆品》强制性国家标准中规定:包装层数3层以下,空隙率不大于60%,包装成本不超销售价20%。
同时,只完善了食品和化妆品领域的相关标准,未涉及药品、保健品等其他领域,甚至一些行业并无标准,也是过度包装现象不能彻底遏制的原因。
遏制“美丽垃圾”
亟须立法跟进加大处罚
朱念琳表示,由于标准只对食品及化妆品提出了要求,对保健品等其他行业存在的过度包装现象并未作出明文规定。对于包装行业,当务之急是要提要求、定标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去规范。
“从立法角度加大对过度包装的处罚。比如目前计量法没有将过度包装纳入范围,如果相关法规进一步完善,今后执法效果将会更好。”温家铨说。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许光健表示,治理过度包装,还应将源头治理和末端治理相结合,既要限制过度,又要做好回收利用,都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同时,他建议企业在面对市场竞争时,应花大工夫在质量上,而非单纯追求标新立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