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是个说服大师
曾军庆(thinkmost),2011/08/30
目前市场上有N多讲师在开设沟通、说服力的课程,大多是在贩卖所谓的“成功学”、现代心理学的知识,其实他们如果读了庄子,就会发现庄子才是真正的说服大师。以下就是从《庄子》中摘录的,用来展现庄子沟通、说服力方面的闪光智慧:
1、庄子知道对什么人该说什么话、不该说什么话。
庄子借北海若之口说:“井鼃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别人相信什么才说什么。这一原则就好比中医的“辨证论治”、兵法里的“因敌制宜”,属于“金科玉律”。
2、庄子太精通、太擅长讲寓言故事来反驳对方。
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吾常与,我无所和。我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按照现代心理学所谓的右脑法则,右脑侧重于形象思维,讲故事就是充分调动对方的形象思维,所以更容易打动别人,尤其是那些右脑占主导的人,所以很多时候要说服对方,无须讲抽象的形而上学的道理(很多人听不懂、不愿听),只需学一学庄子多讲讲寓言故事就好。
3、庄子深知:说服别人不光是靠嘴巴,要靠利益,要投其所好。
一雀适羿,羿必得之,威也。以天下为之笼,则雀无所逃。是故汤以胞人笼伊尹,秦穆公以五羊之皮笼百里奚。是故非以其所好笼之而可得者,无有也。
说服的目的是引起对方行为改变,让对方产生我方期望的行动。这就需要分析人的行动动机是什么?人为何会改变?归根结底有两种动机:爱与恐惧。爱什么?世人大多爱功名利禄、爱权钱名色、爱安逸享受、爱潇洒自由等等,这些都是爱,也就是庄子说的“其所好”,庄子早就指出了必须投其所好才能“笼之而可得者”,所以作为一个擅于沟通、说服的人,岂能不知晓这个最最基本的道理耶?
(未完待续)